价格实惠、品质可靠、实用易养,才是老百姓想要的“国民车”。我们找来最具代表性的三款新车进行对比。
【撰文:颜宇鹏】
杂音,杂音,还是杂音。这是我试驾这三款小车过程中,不停地翻滚在我脑海里的词汇。我们选择的试驾路线里有各种路面,正好用来测验各车底盘和车身、内饰工艺的结实性。注意我说的还不是舒适性,仅仅是要求“结实”,而结实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不要有工艺性的杂音。
结果,很失望的,这三辆车都没有做到。试驾的三部车都是新车,风云2和悦翔是全新商品车,新赛欧才走了两千公里,但它们行驶起来,车厢内都出现了明显的工艺性杂音。风云2的最大杂音来自驾驶席车门的玻璃;悦翔的杂音出在副驾驶手套箱仪表台一带;新赛欧的杂音从驾驶席前方风挡的位置传出……这些杂音的发生部位并不难寻找,但我们都找不到徒手解决掉它们(例如拍打或者把松动的部件摁紧)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这些杂音很可能都是个别案例,也就是说,你运气好,可能买到一部没有杂音的新车,但更大的可能是,你买到的新车和同款的其它新车会在不同的地方发出杂音。这归根到底还是反映了生产工艺和品质管理的标准比较低。
新赛欧也有杂音,这是我有些始料不及的。这说明了杂音的出现未必只是造车积累和管理水平的问题,它也跟生产的成本相关。诚然,总的成本有限,所采购、采用的零部件质量标准就不会太高(底线是达到厂商认为“可以接受”的标准)。所以,这是一个低价位车共同面对的问题,新赛欧虽然不属于自主品牌,但它既然进入了这个价位,其实也跟自主品牌同坐一条船上。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这仨车都做不到没有杂音,我估计同级车里的其它车也很难做到(比较可能做到的是长城,长城的车一直在结实性方面表现不错,但是长城还没有5、6万的三厢车)。如何提高扎实度,消除这些讨人厌的杂音,是低价位车型今后提升品质的一个重点。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三辆外表光鲜、各有亮点、空间和功能性都比较到位的小家轿,净车价不过是5、6万出头。我是试完车才回去看价格表的,结果很是惊喜。想想十年前,一辆功能和性能差不多的国产夏利2000可要三倍的价格。除了人民币升值以外,显然这更多的反映了中国汽车厂商(包括立足中国市场的合资厂商)对满足消费者愿望的不断努力。说句实话,一想到6万不到能买到眼前这样的车,那点杂音我就完全能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