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长城动力研究院院长王瑞平 【长城动力研究院院长王瑞平】 新车评网原创 撰文:曾智聪 长城汽车进入轿车领域,建立了整车研发、制造部门;同时也组建了发动机研发、制造机构——长城汽车动力研究院、长城汽
【王瑞平带领的团队与新车评网车评人深入对话】
团队和经验都重要
一系列厉害的未来大计,让我们更对长城发动机的研发团队产生了兴趣。院长王瑞平向我们介绍了一组数字:
动力研究院的工程师队伍有400人,发动机试验台架有20个,目前又正在投资上亿元加建一个新的发动机实验室。计算机软件方面,主要有PDM管理系统软件、Pro/E设计软件、CAE分析软件,总投资过千万元。
数字不能说明一切,我们很好奇,这样一支团队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因为长城在研发上从来不提“与某某知名公司联合开发”。“我们没有找像AVL、奥贝托这些发动机设计合作,这是经过论证的,虽然设计公司可以提供很多新技术,但一来开发费用高,动辄上亿,二来即使花了这笔钱,我们又能得到些什么,除了成型的产品和一套图纸外,开发过程没有深度参与,没有接触到核心部分,对研发团队经验积累的作用很有限。”悦华这样说。
王瑞平总结出一个规律:外界(意指自主品牌)很多人认为发动机难度大,自己做不了。所以大部分自主品牌先去外面买发动机,后来限于成本等局限想自己做,又怕难度大不敢做,于是就采用外包出去的方式,或跟设计公司合作,自己再慢慢摸索,进行本土化,大部分都是这么一个过程。
王瑞平在2005年从海外归来,参与长城发动机研发团队的构建,她说出了长城发动机研发团队成长的最核心方面:“我们不仅落后于国际一流水平,我们在轿车领域起步较晚,还落后于很多自主品牌的脚步。所以我们必须追赶,将三步并作两步走,从2005年起就抱定了搭建完整开发体系和流程,将研发团队的框架构筑完整的目标。”
只有建立团队,才谈得上跟进新技术,这时候团队是一种资本。可以想象,团队成长的过程是艰辛的。“我们基本上是靠自己,但我们同时也没有放弃寻求全球资源,不是单单蛮干,蛮干是干不出来的。”王瑞平说,发动机研发需要长期的数据库、经验积累,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长城所做的就是确立自主地位,然后巧用各种“外力”作为开发资源。
【开发一台发动机是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作为主机厂,长城的发动机工厂主要生产5C件,包括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以及连杆的制造加工。其他的主要由供应商提供,目前很多世界一流的供应商,都在国内设有合资厂,他们也迫切想做大中国的业务,这就为自主品牌提供了很多方便。主机厂的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燃烧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还有整个发动机的整合、优化设计。工程师们列举了长城的VVT系统的例子,将VVT系统采购回来后,得由长城主导匹配工作,VVT系统与正时链条、凸轮轴去匹配,出来的效果取决于长城研发团队的整合能力如何。
长城进行的这种开发,要求与之合作的供应商从设计阶段就介入参与,并提供技术支持。我们不禁好奇,这样做是否要付给供应商研发费用?王瑞平透露,按常理说供应商只管供货,要他们参与开发是得花钱的,一些外资品牌供应商为你开发一个系统甚至要收取上千万的研发费用。但当他们看到长城的研发规模、团队的能力时,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看到从配套中就能赚钱,与长城的合作不会“白投入”,研发费用也就搁一边了。这种情况,也证明了中国自主品牌在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眼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有了供应商的配合,作为“主导者”地位的长城还得去管理和掌控全局。王瑞平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掌控的流程:正常批量生产前,供应商要做300台份的小批量试生产。这一过程,长城要做流水线跟踪、原料检验、质量控制检验等这些工作。与长城合作的不乏博世、德尔福、电装、西门子等这些知名供应商,但无论是谁,提要求的都是长城,最后要满足的都是长城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