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车评人和编辑

  • 陈函

    小时候沉迷四驱兄弟,大学选择机械设计,从造车到评车,热忱不减,初心未变

    特邀作者

    除了新车评编辑部同事,我们也会邀请其他作者在这里发文,所以来这里看看,您或许会得到惊喜。

    彭煜曦

    误闯汽车圈数年,百车斩达成了三次,此外一事无成。

    编辑部公告

    非常欢迎各位亲爱的网友来“踩场”,和编辑部打成一片!

    陈列

    陈列

编辑室观点

不应被“遗弃”,车辆说明书不是陪衬品

https://www.xincheping.com/ 作者: 新车评网 2014-07-09 评论 (0)
不应被“遗弃”,车辆说明书不是陪衬品
早前有篇关于致炫备匙的长测文章,因本人没仔细核实求证,导致文中提及的内容本末倒置指鹿为马,甚有丰田黑的嫌疑。幸得各位网友路见不平留言相助,才得以及时中断本次的错误引导,实在抱歉,在此承认错误。 事实上,在我遇到致炫的机械备匙启动不了车辆的时候,也马上找出说明书来看,当时只是大致翻阅一遍并无发现机械备匙启动的“绝招”。错误是源于草草翻阅,以致跟头就栽在这了。 车辆的说明书对于用户使用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常都是厚厚的,是一本“天书”。在求解致炫机械备匙如何启动车子的操作时,我再次拿出说明书,在这次仔细阅读后,顺利解决备匙的启动问题。与此同时,我也发现致炫说明书的一些特点: ... 阅读全文>>

C-NCAP沦为5星“批发中心”为哪般?

https://www.xincheping.com/ 作者: XCP李立山 2014-07-07 评论 (0)
C-NCAP沦为5星“批发中心”为哪般?
上个星期C-NCAP本年的第二批车型的评价结果发布,毫无意外又是全员5星的成绩,2014年一共测了18款车,17款都是5星。已经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吐槽,说C-NCAP已经沦为一个5星“批发中心”,盛产一批又一批的“5星”车。其实我也参加了今年两次C-NCAP评测结果的发布会,和同行聊天都一致认为这5星安全评级满天飞,一方面说明现在的车安全性是越来越高了。可另一方面,E-NCAP却频繁曝出3星安全新车,是不是我们的C-NCAP的评测太有水分呢?出于心中的不解和好奇,我特定找了C-NCAP和E-NCAP的评价测试方式轻微研究一下,比较之下不得不感叹这就是差距啊。先来了解C-NCAP最新2015年后启用的管理规定,按理由应该比现在的标准更为严格,不过测试内容还是那几... 阅读全文>>

两台车,两公里,一场暴雨,一个好底盘

https://www.xincheping.com/ 作者: 新车评网 2014-07-07 评论 (0)
两台车,两公里,一场暴雨,一个好底盘
偶尔有一些试驾活动的开车里程只有个位数,遇到这种屁股还没坐热就得熄火下车的情况,任凭媒体老师们水平多高也只能试出个零碎片段,其余部分请自行脑补。前段时间宝马i3的3.7公里在圈内小有名气,最近我去南京试驾RCZ,将这一数字提升到2.196公里,这就是标题“两公里”的由来。 所以你问我RCZ开起来怎么样的话,我记住最清楚的就是声音非常雄壮,很有跑车味道。RCZ的1.6T自动挡属于低功率版本,加速没太多刺激的感觉,转向也挺轻柔。外表俊俏又好开,加速的时候听起来够爽,RCZ挺符合“小资青年”买小跑车的胃口。 活动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亲自开了两公里的RCZ,而是试乘了两公里的RCZ R高性能版本。能在1.6升汽缸里压榨出270马力,... 阅读全文>>

或许是该告别“原始车”的时代了

https://www.xincheping.com/ 作者: 新车评网 2014-07-05 评论 (0)
或许是该告别“原始车”的时代了
那天一友人的Q3进厂维修,借了我的车出去应急一天,还车回来时他苦着脸说:“和我那台车比起来,你这台车太原始了,太难开了,方向重,离合重,换挡重,然后还没有任何电子辅助的东西,然后我还得时时想着什么时候该换挡了,实在是开得太累了!” 朋友简简单单几句抱怨,却让我思索良久。干我们这行的很多人,似乎都有一个“怪癖”,总喜欢说某某车操控直接、爽快,电子干预少,所以特别地有驾驶乐趣,并经常会把这样的车奉为神物;而那些方向轻、隔音好,布满了大量电子辅助装置的车,便经常被我们贬为沉闷、木讷、死气沉沉、缺乏沟通、了无生趣……恨不得要直接跟厂家说:“喂!你们怎么能造出这么无聊的一台车来呢?” 但事实就是,现实社会... 阅读全文>>

BRZ用车功课:赛道及漂移初体验

https://www.xincheping.com/ 作者: 新车评网 2014-07-05 评论 (0)
BRZ用车功课:赛道及漂移初体验
有朋友关心我的BRZ玩得怎么样了……那就汇报一下吧。 这车5.1期间被我拉去广东国际赛车场(GIC赛道)跑了一回。当时里程数还不到2000公里(已换一次机油),理论上没完全磨合到位,但我已经等不及了,反正这是跑车,生来就该是拉去跑的。这个风云汇赛道Trackday活动,是一个让玩车、改装人士在赛道上一较高低的计时赛,同场特别设置了一个86/BRZ的组别,有十多台车参加,我是被邀请参加的,最大看点就是一台纯原装车(连机油都是4S原厂)在一堆劲改暴改车当中,可以做出怎样的成绩…… 在赛道我一共跑了两节,每节约持续20分钟。我是这么跑的:全力跑两圈,然后慢跑两个冷却圈,再全力跑两圈……如此跑20分钟下来,全原装BRZ的水温、油温、油... 阅读全文>>

XCP团队建设活动做什么?答案是卡丁车大赛

https://www.xincheping.com/ 作者: 新车评网 2014-07-05 评论 (0)
XCP团队建设活动做什么?答案是卡丁车大赛
不少车评人像庆哥、阿文平时试车活动就非常多,有的时候甚至一个月都没几天能出现在公司办公室。一个周五的下午,编辑部难得比较人齐,我们便决定去开展一项大伙“喜闻乐见”的团队建设活动——卡丁车。 作为汽车媒体人,我们的团队都是非常热爱驾驶的人。大家在风驰电骋的激情中放松自我,享受竞速带来的乐趣,同时多玩卡丁车的好处也是不言而喻,既能提高自己在极限状态下的控制能力,又能强化自己的反应能力和对速度的灵敏感觉,还借此对赛车所需的肌肉群进行了锻炼。尤其是我们几位平时有耐力赛比赛任务的车手,经常玩卡丁车更能保持我们的竞技状态,到真正上场时就不至于对比赛的氛围感到生疏。 来到我们非常熟悉的位于广州番禺的的室... 阅读全文>>

你有时间,我希望你约我去趟卡丁车场

https://www.xincheping.com/ 作者: 新车评网 2014-07-04 评论 (0)
你有时间,我希望你约我去趟卡丁车场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汽车,当时珠海有着较好的条件,我叔叔1994年左右引进的卡丁车,就特别让我着迷。1994年,我只有6岁多,但却特别爱玩这个,每逢周末,我都会趁着放假的时间,到叔叔海边的卡丁车场好好过过车瘾。那时候,卡丁车算是很新鲜的东西(当时称作小型赛车,和游乐场那些拥有四个轮子,只可缓慢移动物体不同),我记得当时叔叔的卡丁车场是由几个货柜箱堆砌出Pit房的轮廓,特别铺设的沥青赛道,由整体的轮胎墙环绕作保护和间隔之用,蜿蜒曲折的赛道并不是我这小孩能应付得了的。 之后的两年,我在旁边看着叔叔开车的姿态,默默地学习他,并尝试不同的过弯方法,多和我叔叔交流(因为叔叔是国内第一批赛车手,现今有不少青少... 阅读全文>>

三星车事出有因 详解欧洲ENCAP评分标准

https://www.xincheping.com/ 作者: 新车评网 2014-07-03 评论 (0)
三星车事出有因 详解欧洲ENCAP评分标准
最新一期欧洲ENCAP的碰撞结果发布之后,MG3、标致301、雪铁龙新爱丽舍的三星成绩让人大跌眼镜。在仔细研究碰撞成绩和评分标准之后,我发现这批ENCAP三星车事出有因。正好有不少网友吐槽为什么没有媒体去分析ENCAP的打分标准。这里我就用这期测试结果,来详细介绍ENCAP的测试标准和打分流程。 EuroNCAP的评分有四大项,成人保护、儿童保护、行人保护、安全辅助,对应上图的四个图标。 每个大项里面有许多小的评分项目,小项目的分数相加得到一个单项总分。这四大项的分数乘以权重系数再相加,就得到一个总成绩,ENCAP的星级主要根据总成绩来评定。 如果有些车单项成绩差,总分达到五星标准怎么办?外国专家已经考虑周全,每个大项都有各自... 阅读全文>>

车评人解答:高个子选车,很考验人体工程学

https://www.xincheping.com/ 作者: 新车评网 2014-06-30 评论 (0)
车评人解答:高个子选车,很考验人体工程学
偶然在专家导购栏目里看到了网友“不系之舟”的问题,这位网友身高190cm,想要买一台10万元左右的车。由于这个价位的车空间都不大,因此他颇为困扰。记得以前在专家导购栏目里,也有身高较高的网友咨询10万元以下的车该怎么选,看来这并不是一个罕见的难题。我的身高虽然只有180cm,但在评测很多小型车时还是曾经感受过诸多空间上的不便,因此我想我可以给那些身材较高的朋友一些选购车、尤其是选购10万元左右经济型车的建议。 不要迷信SUV 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观点:SUV比轿车高、空间比轿车大,自己身材高,所以在10万元价位,应该首选SUV。的确,在十万元左右的价位,已经能买到很多自主品牌的SUV了,而且这些SUV体型确实也不小。但是,这些S... 阅读全文>>

能上户口的“哥斯拉”:KTM X-Bow GT

https://www.xincheping.com/ 作者: 新车评网 2014-06-29 评论 (0)
能上户口的“哥斯拉”:KTM X-Bow GT
汽车专业媒体圈有一怪现象:很多编辑们经常发微博朋友圈炫自己开了什么好车,法拉利保时捷宾利都是常事,还有各种古董车特别版改装车等等。但是我却发现,很多这类媒体人并没有好好开过那些销量很大的大众化车型,如朗逸、科鲁兹、帝豪这些,甚至从未开过这些车的“专业媒体”都大有人在。 在新车评网,这个情况是不存在的。我们一年花在测试、对比那些热销(或者说走量)车型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高档豪华车。而且作为新车评网的编辑或车评人,熟悉这些大销量车型是职业技能必修课。 但是,我也的确留意到很多网友批评我们做高端豪华车、小众车太多了。我得申辩,这个批评是不成立滴,我们只是在新车评网这个平台上很好地兼顾到了平民车和高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