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苹果出了iPhone7,但我们依然能买到iPhone 6S,甚至更加早期的5S。汽车界也是类似的情况,我们同样能找到一些“老掉牙”的在售产品,它们能让你用低一级的价格买到高一级的车型,所以在国内销量一直不错。抛开诸如“要买就买最新”这种感性宣言,本文从理性角度看问题。对于便宜的东西,消费者多少会有点戒心,就像在淘宝买东西,特便宜的反而不敢去买,那么经典款车型便宜背后,是否会有让人吃亏的地方?本文将列举一些在选经典款车型时要注意的事项。
最近试了凯翼X3,这台车实质就是奇瑞瑞虎3。瑞虎3模仿上上代RAV4,上市已经有超过10多年时间,简直是当今车坛里的活化石。按照iPhone换代来算,它估计只能是诺基亚年代的东西。
YYP经常说这类“经典车”不安全,毕竟是上个年代的设计标准。至少来说,瑞虎3就没法查到C-NCAP的信息,让人心里总是有道刺。车身骨架很难去改,不过瑞虎3倒是与时俱进加入了ESP车身稳定系统这类装备,经典车在主动安全装备方面还是要比二手车强。
安全的东西很玄乎,而瑞虎3的老平台真真切切影响使用的是空间。那个年代不像现在那么注重后排空间,不仅是瑞虎3,很多老车的空间利用率都是低人一等,比如老宝马5系的后排连现在A级车都不如。以瑞虎3为例,当年一些理念放到当今会影响便利性。比如说侧拉式尾门,开启时要占用后方空间比上掀式要大,停在路面侧方位可能会没有足够空间来开尾门。不过这个就见仁见智,身边不少人喜欢这种怀旧设计,尤其尾门上面可以挂备胎,看着更加有“野性”。
说起瑞虎3,车坛还能找到另一棵常青树,就是经典马自达6,也是有十多年的历史。只不过马自达6当年的外观设计得比较超前,哪怕放到现在依然风韵犹存。
经典马自达6的问题跟瑞虎3也是类似,都是后排空间很小。另外,那个年代车型后门板通常都没有挖杯座,经典马自达6也是如此。不过这个也只能说一汽马自达不走心,这些细节其实可以在后期改进。不仅是储物空间,经典马自达6的内饰也基本是十多年前的样子。
自主在这方面倒是比合资品牌做得好,比如帝豪EC7虽然也是原来的平台,但内饰也改过好几次,瑞虎3也是如此。
不过话说回来,经典马自达6虽老,但它身上有些东西依然不过时,比如说底盘水准。这个我之前写过一篇观点,就是十几年来,汽车在底盘方面几乎没有进步,甚至底盘还因为让位于空间,或者让位于成本,部分车型换代以后的底盘表现甚至还有所退步。那么十几年来,汽车主要进步在哪些地方?除了上面说到的空间(这个应该说是种取舍),还有就是安全,以及油耗。安全上面已经说过,经典款的车基本都不敢再拿去碰撞测试。
上面说到的经典车所隔年代比较长远,在市面上能找到一些只隔了一代的车型,比如说经典福克斯、现代朗动、雪佛兰经典科鲁兹(刚停产)、经典轩逸。不难发现它们的一个共通点,就是换代后,动力系统的效能都有较大幅度的升级。比如新福克斯、新科鲁兹和领动部分车型用了直喷和双离合,新轩逸全系配备CVT。背后原因是现在的环保法规越来越严,这个成为新车重点升级的地方。除了动力系统之外,像启停之类辅助降低油耗的配置,在经典车上也是缺席。尤其是福克斯和科鲁兹,上代车型的油耗表现还比较感人。
不过在我看来,动力系统升级是把双刃剑,尤其是直喷和双离合,成熟度仍然存疑。直喷积碳倒是像鼻炎,要不了命,只是增加一点麻烦,需要时不时加添加剂,或者在保养时清理积碳。双离合问题的要麻烦些,可靠性先不说,哪怕运气好开不坏,大部分品牌双离合的动力衔接都比不上普通的自动挡,甚至说有点回到AMT年代的感觉。别笑,双离合跟AMT在构造上真有不少共通点。我个人倾向于选一些虽然老,效能虽然没有新机器那么拔尖,但又很对得起观众的发动机,算是在效能和可靠性之间取一个平衡点,只是这种老当益壮的发动机并不多,主要来自于日系品牌,比如丰田花冠和日产经典轩逸。
(注:新车评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勾搭新车评君的传送门:长按xinchepingwang
![](https://res.xincheping.com/images/2022/diandongwanjia/art_bottom_banne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