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科拉给我印象很深的一点就是,这部车有着与其紧凑身材极不相符的宽敞车厢空间。其实从这台车侧面比例不难找到答案,昂科拉车头和车尾相当的短,使得乘员舱在整车长度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可以说,昂科拉这种往前
在《近年全球碰撞测试标准提升》一文中我们谈到,C-NCAP迫于舆论压力对碰撞测试速度进行了提升。但需要说明的是,C-NCAP的速度标准提升仅限于40%偏置撞击(从56km/h升至64km/h),而我们这次观看的100%正面撞击测试速度依然停留在50km/h的老水平上,与北美NHTSA的56km/h仍存在差距(不过与北美IIHS一致)。
大家千万别小看这6km/h差距,要知道碰撞动能会随速度产生“指数”式增长,6km/h间相差的能量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巨大。这种“指数”运算关系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了我们超速驾驶的危险所在,超速者每提高一个不起眼的速度,其实都在将自己推往另一个危险深渊当中。
从碰撞瞬间抓拍可以看到,昂科拉在正面撞击中呈现出很明显的SUV特性。SUV由于先天重心较高的缘故,在撞击瞬间车尾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跳动。
上图红色箭头可以看到,昂科拉排气管出现了“脱落”情况,这其实这是发动机连带排气系统整体下沉所造成的结果。下沉能避免沉重的发动机体像古代攻城车一样直接往驾驶舱冲击,降低了发动机系统在碰撞中对前排乘员下肢所潜在的威胁。
车辆撞击后,工作人员会上前试图打开被测车的四扇车门。若车门无法打开则说明乘员舱的“笼形结构”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形,扭曲的车体已将车门给死死的卡住,不过C-NCAP目前没有像北美IIHS那样单独对车体结构保持效果进行评分。说回本次被测车昂科拉,工作人员在不借助任何辅助器具的情况下就轻松将四扇车门打开,在现实事故中无疑能大大提高逃生及救援的效率。
从车身用钢分布图可以看到,昂科拉车门框架部分所用的都是强度级别较高的钢材,A、B柱甚至还采用了屈服强度超过950MPa的热成型钢。很多人往往只着眼于一台车高强度钢的使用比例,而忽略了各种强度钢材的分布情况,其实钢材分布情况才是决定一台车车身碰撞特性的关键所在。
碰撞能量的传递其实和洪水一样,会“优先”冲垮较弱的堤坝(结构件),大量水流最终将往堤坝较弱的地方灌去。工程师会利用碰撞能量这种“欺善怕恶”的特性,通过结构强度差异对能量进行引导,让碰撞能量绕过车体中的一些较为要害的位置,比如上文所提到的车门框架。假使一台车高强度钢使用率达到100%,但车门框架采用了屈服强度相对较低的钢,最终将导致碰撞能量“优先”往车门框架传递,车门框架结构“优先”遭到了破坏,碰撞后车门的正常开启将难以得到保障。
不过我们从钢材分布图发现,昂科拉后门框架用钢并不如前门框架“奢侈”。个人认为这多少与“优化设计”有关,毕竟昂科拉并非不计成本的豪华车,好钢也只能用在“刀刃”上。从大部分情况来看,追尾时两车的相对速度会远低于正碰时的相对速度(追尾相对速度是后车速度减去前车速度,正碰则是两车速度之叠加,差距显而易见);再者就是目前全球碰撞测试均没有实车后碰测试,提高前门框架强度对最终碰撞成绩的提高也会更加的立杆见影。
【昂科拉车头在碰撞中迅速溃缩吸能,前轮往前部分被碰撞墙压成近乎垂直的“平面”】
【昂科拉前纵梁外侧(有护板覆盖)】
【昂科拉前纵梁内侧】
车头吸能溃缩在结构上的关键就是前纵梁。前纵梁可以分为“吸能区”与“支撑区”,上图两段蓝色线间部分就是前纵梁的吸能区,而该段往后的部分则是前纵梁的支撑区。
我们可以看到前纵梁吸能区的表面压有很多的环形小槽,这些小槽在碰撞中能“引导”前纵梁一节节地往后“败退”,尽可能多地把碰撞能量给消耗掉。吸能区大概在前轮位置处为止,与碰撞现场车头压缩情况几乎完全一致,说明碰撞结果符合车身设计师的预设目标。
前纵梁溃缩区往后部分的宽度会逐渐加大,意味着前纵梁在溃缩区后对撞击的应对思路逐步从“吸能”变成“支撑”。毕竟前纵梁不可以无限制地退让,否则撞击物将会侵入驾驶舱当中,对车内乘员造成危害。至于支撑区宽度采用渐进式增长,则是让前纵梁“转守为攻”的过程能有更自然的衔接。
前纵梁在“支撑区”后会继续向底盘延伸,让撞击能量迅速往车身后方散去。从上图可以看到,昂科拉在正碰中底盘能量疏导不止前纵梁到底盘纵梁这条路径,车头框架形副车架在碰撞中也起到了力传导的作用(中间两段),这与大禹治水分流疏导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车头前纵梁以及副车架只能传递位置较低的撞击能量,而位置较高的撞击能量需要车头副梁结构进行传导。车头副梁会将碰撞能量传向后方A柱及车门结构,A柱及车门结构“接力”后会将能量继续往后传递。但从副梁相对前纵梁和副车架更为靠后的位置可以看到,100%正碰时的主要能量还是由底盘负责疏导(副梁位置靠后,较晚接触到外部碰撞体),副粱引导的上方“通道”所起的更多是辅助的作用。
上图蓝色箭头所指,昂科拉发动机盖被碰撞力揉成“麻花”,说明发动机盖在碰撞中吸收了一部分的撞击能量。
昂科拉在正面撞击中前风挡没有明显的碎裂痕迹,说明车头上方大部分的碰撞能量在传导中都绕开了前风挡,从前风挡两旁的A柱以及后方的车门结构散去,车体无疑很好地“执行”了工程师所预设的力传导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