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修翻新是段漫长的过程,有些时候当我以为东西完善了,可惜它就这么轻易地趴在路边不动了,所以说玩这类老车的心情要放平,而且还得花很多心思进去,毕竟零件是不好找的,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如果你是想安心地买辆轿车来当家庭用车,那么全新车或者年份较短的车型会更加合适,起码你不用在修车的问题上苦恼那么久。
好吧,负能量释放完毕,我们来聊点正事吧。虽然这辆E39宝马520i我不是每天都开,长途也仅仅是跑过3次,但是半年已经累积到6000公里。尽管维修厂老板明哥总是跟我说,“这辆车没有那么娇气,1万公里保养一次就好,机油不用全合成,加90号也是死不掉的”。可是我的良心还是过意不去,挺想好好疼爱它的。趁着这段时间有空,顺带给E39做次常规保健。恰逢CUSCO机油近日宣布进入国内销售,我又挺偏好这品牌,现在直接到深圳就能够买到,不用再依赖代购了。据说以后这些机油还会直接供货给斯巴鲁经销商,作为车主升级机油出现,关于机油的下面再说。
保养开始前,我先初步自报目前机械部分的情况。E39在前期修复机械的时候,我给发动机用了嘉实多磁护合成机油,这是因为上手车主在油品和养护方面,用的还是挺随便的,发动机竟然用矿物油,维修厂老板觉得不要瞬间让它过得太好,否则会获利回吐的。显然,我真没有听老板明哥的提醒,依然每天给宝马520i喂壳牌的95号汽油。果然一个星期不到,一箱油还没有用完,发动机灯就亮了,开着车无端端限制发动机转速,车速卡在20km/h以内。自从那次以后,我还是坚持给它喂95号汽油,经过大概半个月的持续治疗,动力虽然偶尔有些断点,不过习惯95号汽油以后,现在变速箱和发动机都学乖了,提速顺畅许多,看来刚娶回来的老婆真不能纵容,吃太好反而会吐。
经过那段持续的动荡期,现在整套动力总成状态非常好,换挡逻辑足够聪明,发动机运转还是挺顺畅,从那次吃95号汽油获利回吐以后,再也没出现过机械部分的困扰。早上需要花费2分钟左右热车,怠速才能稳定,不过热车的速度还是蛮快的。液压转向助力均衡,就是跟现在的车型相比,每次倒车入库都非常费劲,而且转向跟发动机转速会联动,感觉不太好控制。至于动力表现,其实这副2.2升发动机数据本来不错,有着125kW最大功率和210Nm最大扭矩,曾经在320i(E46)、Z3、Z4(E85)和520i(E60)都有出现,就算是推动我这台接近2吨的E39,也不会觉得气喘吁吁,只是感觉平淡如水,心态跟袁启聪以前那辆同年代的530i区别很大。
因为我觉得这辆E39过渡期差不多,想要给动力些许提升,所以才从油品入手,换上CUSCO目前国内最顶级的酯类全合成机油。这机油的系列代号也挺拽的,叫C-Racing系列高性能赛车机油,专门针对涡轮增压和高性能车款的。为啥还跟我这辆动力弱弱的520i相关?其实是因为平常我开车总是不环保,不少时间是大脚油门开着,同时广州已经进入烤箱模式,对发动机散热性能要求高出不少,所以这款机油才成为我的购物单内。目前要买这款机油还得通过国内唯一经销商——汇利堡进行订购,我用的是C-Racing的5W40,4升装售价598元。CUSCO还有稍微入门点的C-Street系列,给自然吸气发动机用,但这款就不是酯类,而是Paos的全合成机油,5W40的4升装为458元,稍稍便宜一点。
这辆520i虽然排量不大,只有2.2升,可是需要消耗机油量不少,每次都用掉近7升机油,两桶4升怎么都会剩下一点。不过呢,C-Racing这些酯类机油却是挺容易受潮的,即便是拧紧盖子也保存不久,对于我的用车习惯来说,感觉是有点浪费了。但话说回来,CUSCO这款酯类机油极性结构有着特殊的润滑效能,容易吸附形成稳定的油膜,而且不容易回流。另外,这款机油的热安定性能不错,有着宽泛的液态范围和低温流动能。不过这些都是停留在理论上的优点,实际转化到使用上,效果又会怎样?
换装这款机油以后,最明显的改变确实是早上怠速稳定时间更短,而且发动机转速比以往稳定,相信合适跟酯类机油特殊的润滑特性相关。其次是起步初段,油门响应会稍稍轻快点,中段再加速改变不大,反倒是后段转速的动力会有改善。这两部分是关于发动机运转的改善,至于水温和散热效能,说实话,因为平常这辆520i水温就非常稳定,从来没出现温度过高的问题,所以关于这部分是没法判断的。
除了动力以外,最直观且实际的变化,就是在于油耗。我在刚刚更换完机油的第二天,去参加宝马M体验日,往返一趟珠海赛车场,几乎是纯粹的高速,以100-120km/h人工智能巡航,户外温度在30度左右,空调足够让我穿长袖的状态,车显百公里油耗竟然能低至6.4L/100km。对比以往跑这段高速的车显油耗(7.5L/100km),这次更换机油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我常常跑的市区,车显油耗也有近1L/100km的下降。这么看来,虽然动力增长不是很明显,但结合油耗和发动机运转的舒畅程度,这次选择更换CUSCO机油显然是明智的。
分享完常规保养心得,我们再聊聊静音和滤震效果。因为这代宝马的E39,面对着复杂的用车情况,总有类似的毛病,就是跟液压相关的部件必须更换,避震就是其中一样。我没有动过轮胎尺寸,避震虽然不是原厂,但是还订了一套跟原厂质感接近的舒适性避震,所以乘坐的高级感和舒适性表现还是符合5系的气场,沉稳感甚至比现款5系做得更好,估计体重占掉不少因素。而静音效果,还是一如既往地好,只是在高速路段,风噪的抑制一般,特别是超过140km/h以后,风噪就不太符合豪华品牌的质素。但回想一下,当年设计的车款普遍是平直居多,没有太多关注空气动力学的问题,风噪自然而然地没法成为强项。
动态就不啰嗦那么多,反正机械部分已经相当稳定,开着这辆520i出远门也是挺舒服的选择。车厢我花心思修复的主要是车顶,由于当年的环保材料分解,所以出现了塌顶的现象,A、B、C柱和车顶部分,我都重新翻新一遍,座椅是下一步准备要弄的。虽然用过15年的时光,但是车内真皮保养还是相当好,车厢内一副老宝马的味道(闻出来的那种)。后排舒适性配置不少,有电动后遮阳帘、后门双遮阳帘、独立阅读灯等。不过,你别用现在5系的眼光来看这辆520i,这后排空间可是相当拮据,跟现在标准轴距版3系相当,坐两个人会是最好的决定。
其实撇除刚才我说的液压部件问题,车内所有涉及到橡胶的部件都是十分脆弱,例如挡风玻璃密封条、车门密封条、迎宾踏板等,都变得相当脆,裂纹密布,急需更换。例如车门迎宾踏板,我曾经在号称全亚洲最大汽车零配件集散地的陈田,找了一个下午,只发现有两家店有这副迎宾踏板售卖。所以,想要认真玩中古车的朋友,得好好花心思在找零件上面,不然是没法有精品的。
内饰确实对玩中古车的朋友来说是挺高难度的,相对而言外观部件倒是还好些。只要你买车之前确认过,这辆车没有出现过大事故,未曾做过伤筋动骨的维修,那么外形部分就不用担心啦,保险杠、车门或者是发动机盖还是挺容易找的,只要是有好的喷漆工帮你执行,这都不是什么事。损耗件类的,E39由于保有量相对较大,所以无论是原厂还是副厂,找起来都是比较轻松的。万一你那天看着大灯不顺眼,估计你当天下午就能把这想法实现呢,而且还是没多少钱的事。
轮毂呢,无论是怎么保护,都是敌不过酸雨和磕路肩的伤害,包括我这辆用着205/65R15这么厚轮胎的520i,也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岁月的痕迹,常见的还是被磕掉以及局部腐蚀。其实,我还特意地将四个轮毂都带去翻新,反正价格不贵,翻新以后观感接近原厂全新的状态,每天看起来心理都舒服不少。不过,这对于那些有大损失或者内伤的轮毂,我可不建议这么做,留下安全隐患可不好。
实际花费到这辆E39修复的时间,其实并没有超过一个月。半年多以来,都是些小问题要弄,例如刚刚淘到的天线、迎宾踏板、翻新A柱饰板、弄座椅靠背翻新等修饰问题,关于机械几乎没有东西要操心的。唯一要注意的是保养间隔,加注的燃油用稍好点的,那么想要保持机械正常运作是没问题的,中古车的脾气不至于随便把你挂在路上。
但说实话,想要用普通消费者的心情来买这类车型,心里的落差将会非常大,就如这辆E39,我只是花费6.1万买回来,修复花费花掉3万多,接近一辆全新飞度的价格。虽然,你可以说这是辆豪华品牌轿车,装备很丰富,有前后倒车雷达、ASC自动稳定控制系统、全面的气囊覆盖、自动空调、定速巡航、记忆座椅等等,可是你要舍得每天都给它去做做保养,甚至花上一个月不用车去维修,这些都不是家用车该有的表现。
所以呢,我觉得除非你是极度钟爱这类中古车,同时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呵护它们,否则千万别考虑买这类车型,不然维修和养护都是你头疼的事情。想要买辆空间实用,省心且有保障的家用车,那么老老实实在锋范、福睿斯和英朗这些家用车里面选会更合适。当然,在我内心深处还是鼓励那些有能力的朋友,能够多拯救些中古或者老爷车,让它们成为你,还有大家永远的记忆,是能够触碰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