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激情》大结局,我有没有买到首映场的电影票?很不好意思,我不合群地,在《速度与激情3:东京漂移》之后,就戒了这一系列的电影,粉转路人了。绝缘到如果不是保罗沃克去世,电影被这一话题炒热,我未必知道现在已经准备放映第7部。和YYP对《Top Gear》无感一样,我对《速度与激情》的冷感原因也大致一样:车只是道具,而非主角。
随着续集一部一部地发展,这已经演变成一部以汽车为道具的动作电影,它越来越背离以车为主题,飙车戏码但求视觉效果不顾物理定律,我觉得这已经不能算作汽车电影了。不解风情也罢,对电影过于较真也好,在我这种对飙车场面真实感有着变态偏执的人看来,《速度与激情》的飙车场面,和成龙一个左勾拳能把人干成三个后空翻差不多,他在里面加很多特技,duang,duang,一件外套卷成棍状,能打得人仰马翻。你说一个MMA综合格斗的职业选手看成龙电影,给谁谁受不了吧。《速度与激情》和其他火爆电影一样,不断地加码续集,加更多特技,开更多外挂,变味了。
第一集的《速度与激情》,主角为了打入黑帮,调查非法生意而参与地下赛车。在第一部的故事里,赛车是电影的主线索,赛车场景和电影情节的展开紧密相关。镜头为我们展示了美国的街头赛车文化。相信很多人都是在《速度与激情1》里知道氮气还可以用来加速。零四、烧胎、泡妞、风格各异的改装车,就是美帝人民的日常(好吧其实是一小撮人偶尔的日常,能见度绝对没有我国广场舞那么高)。
故事越往后面发展,赛车就越来越边缘化,甚至变成了街头特技,似乎是为了顺应片名而加插进去的桥段,和《玩命快递》的飙车戏码分量差不多。其实要看汽车类的电影,比《速度与激情》更好的不在少数。
给我好感度最高的是《赛车总动员》系列和《偷天换日》。《汽车总动员》虽然说是一部动画片,看似不严肃,但它看似纯粹卖萌的角色设定,以及里面的一些逗趣情节,其实都能看出创作团队非常的懂车。例如《赛车总动员2》,里面有一场来自全球各地的赛车进行的一场比赛,比赛地点就选在了传奇赛道摩纳哥F1赛道。各国选手也是经过严谨的推敲:意大利选手是一级方程式赛车,源自法拉利在F1的显赫地位;法国选手是雪铁龙C4拉力赛车,当时正是法国车手勒布驾驶同款赛车称霸WRC的年代;日本选手是一辆勒芒赛车,马自达787B是唯一一个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取得冠军的日本汽车品牌……就连看比赛的“观众”,也亮点颇多。
《偷天换日》讲的是一群高智商职业盗窃团伙,用MINI复仇叛变队友的故事。电影本身的桥段,以及主角偷天换日计划设计的巧妙,已经足够引人入胜。除此之外,里面有很多街头甚至在下水道追逐的镜头,还有一些跳跃动作。这些飙车情节完美展示了MINI身手灵活、动力十足、操控机敏的特点。宝马做这个深度植入,实在太值了。
而在真实向的赛车电影里,我个人认为刘伟强导演执导的《头文字D》是难得一见的佳作。里面的赛车场面是在接近真实车辆动态和可看性方面平衡得最好的。好吧,也许你想吐槽陈冠希这个痞子的形象一点凉介的气质也没有,但毫无疑问拓海是周杰伦本色出演,演技发挥得最好的一个角色(笑),黄秋生的冷幽默和杜汶泽的耍宝也给这部电影增色不少吧。它的山路漂移,分镜还算不错,剧情紧凑刺激;赛车的动作也都是基于真实的车辆动态,看起来不会假。虽然对比原作改编幅度不可谓小,但从将动漫场景真实化的角度看,《头文字D》做得已经很棒了。一个人,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我加速超越,却甩不掉紧紧跟随的伤悲。
除了《头文字D》,中国内地也拍过一些赛车主题电影,例如《赛车传奇》。看过的同学请举手。当年这可是传祺的第一款车型GA5推出市面的一个很大型的植入式营销(看看电影名字,连冠名都包了)。这部电影也许就是为了展示GA5阿尔法罗密欧底盘的赛车血统,因此用赛车作为切入点。不过电影本身嘛,团队很努力,但是只能说当时的中国电影圈,能很好地把控赛车类电影的导演还没有。到今天,能搞清楚赛车是怎么回事、顺利用镜头交待清楚的科班导演,也许还没有。我想如果韩寒来拍这种题材,也许会比原来的效果好一点,至少是赛车的场面看起来不那么无厘头。
也许局限于赛车的命题太狭窄,那么汽车品牌植入的电影又怎么评价呢?我觉得还是要看导演和赞助商怎么理解“植入”这个词。把产品融入到电影情节是最高招,像各种《007》的汽车品牌植入,都是相当成功的,国外早已熟知这种运作经验。《I Robot》(我,机器人)里面奥迪概念车RSQ的亮相也可谓惊艳,直接火了接下来的量产版R8跑车。说起奥迪,《五十度灰》里无论是主角还是主角的前任现任,那是清一色的奥迪,也没多让人反感,更开创了开S8玩SM的新气象呢。
不过中国的广告主们可不管,有钱任性,属于我的那一段剧情我做主那类。就连《变形金刚》也得硬生生地植入一个“想打怪,先喝奶,补点钙,反派死得快”的无厘头情节。汽车植入于我国的影视作品,有惨淡的先例。先是南汽名爵还存在的时代,在《一起去看流星雨》里植入了MG3和TF跑车,一群高富帅驾驶着形象屌丝的跑车炫富,形象、气场各种不搭,想带我装逼带我飞,车也得选角呀。还有前段时间很火的《何以笙箫默》,可是给足了海马露脸的镜头,不过也真是露得太赤裸了,硬生生朗诵厂家广告稿,随时受不了。
我们能拍得出《速度与激情》吗?我们还没有到这种汽车文化的积淀,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我想以中国的广告植入生态圈,电影的场景应该是这样的:
一个路口,主角与大反派并排。
“看什么看,有种和我比比啊!”
“切,比就比。我这是XX品牌XX车,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拥有同级最强的180kW功率,并且在1400rpm就爆发出380Nm最大扭矩,配合双离合变速箱的无缝动力衔接。前麦弗逊后加强型复合多连杆悬挂加上跑车化调校,带给你无与伦比的畅快驾驶感受。来吧,看到尾灯当你赢。”
……
怀念保罗沃克有很多方法,买票看他的绝作《速度与激情7》绝对是不二之选。同时,我还强烈推荐各位别忘记看片尾曲《See You Again》的MV。绝对神剪辑,尤其是MV来到最后,《速度与激情》里保罗的朋友们看着保罗一家人快乐地在海边玩耍。到最后老大范迪塞尔与保罗先是并排停着,然后开上不同的道路分道扬镳渐行渐远……Rest in Peace,Paul。
【下面这段毁灭小清新英文我乐于翻译:没有人会像你一样跑一趟零四换42次挡】
![](https://res.xincheping.com/images/2022/diandongwanjia/art_bottom_banne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