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又得在广东过。外婆打了好几次电话过来,问我们今年回不回去,这个时候我总是感到很愧疚,“工作忙”这三个字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我跟她说,“明年过春节,我们一定回去”。
七岁以前,我的春节是在北方过的。小时候每逢过春节,都是我一年当中最开心的时候。我有新衣裳穿,有零食吃,有压岁钱,有小朋友陪我玩。那时过春节的趣事很多,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戏班子来村里站台唱戏,外婆带着我走了几公里的路去捧场,最后那唱戏的阿姨兴致一来,竟在我脸上画了个花旦脸!我觉得丑爆了,可外婆认为很好看,笑得合不拢嘴,还拉着我四处去逛游。也不知道是不是跟这件事有关系,此后每一年过春节,外婆都喜欢在我眉头中间点个圆圆的口红印子。
每当除夕那天,外婆都会包上一桌的饺子,有韭菜鸡蛋馅,有香菇猪肉馅,有粉丝萝卜馅,各种口味,总有一款是我喜欢的。每当她在擀面的时候,我就会站在一忙帮忙,专心创作我自己的“尤氏水饺”,有圆形的,有花边形的,有混馅的,有没馅的,就像是在玩橡皮泥一样有趣。看见外婆往里塞一个硬币,我就往里塞一点辣椒,她也不多管我,按照她的意思是,吃到钱来年会发财,吃到辣椒就会苦尽甘来。饺子最后出锅的时候,蘸上蒜汁吃,味道真是“好极”了。有时,隔壁的邻居会送来他们的团圆饭,寒暄一两句,“哟,你家闺女今年回来啦?”“一年不见,越长越俊了。”
吃完团圆饭之后,我们会聚在电视机前守岁。那时候的春晚主持人还是倪萍和赵忠祥,长辈们看到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这些人演的小品,总是会一阵欢呼雀跃,拍掌叫好。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毛宁的歌曲《涛声依旧》,爸爸最喜欢哼着这首歌去拜年了。
七岁以后,爸爸被分配到了广东工作,我和妈妈也就跟着定居在了这里。这边没有亲戚,过年也就少了那份热闹劲,基本上是一家人吃吃饭,看看电视,爬爬山,这个年就过了。妈妈不像外婆那样好脾气,看我在一旁“创作”包饺子,尽会冲我嚷嚷,“尤倩倩,别捣乱!”在她的一番教育之下,我也就开始了认真学包饺子的故事。和面,拌馅,擀面皮,包馅...才发现,吃着自己满满的寄托包出来的饺子,更有味道。
今年除夕,我们从早上忙到晚上,包了整个春节期间的饺子。妹妹也加入进来,开始了她的创作。吃完饭,我们照样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但是却感觉春晚越来越没看头了,照爸爸的话说,是因为没有了他最爱的赵本山小品。
![](https://res.xincheping.com/images/2022/diandongwanjia/art_bottom_banne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