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车是配角的日子

新车评网   作者: 新车评网 +关注   2015-02-18   评论 (0)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大多数时间眼里只有车。

和新朋友初次会面,不看别人穿成什么样,就看TA开什么车,几乎以此就能猜度对方是什么人。在大街上走路,不想别的,就看路上的车,几乎从每部开过的车上都有一些新发现。打出租车、坐公交车时,头几分钟几乎都在打量和研究那台车,猜测它的车况和经历。更别说自己开车上下班的路途上,只要不是有什么非想不可的事儿,那就是在全心全意地和自己的车交流对话的时间……

唯独,过年是个例外。

过年,不论城市乡下,不论经济条件如何,绝大多数朋友应该都是要和车打交道的。记得小时候大家还没有私家车的时候,身边总有亲戚借来车子(当时吧,基本上就是公车私用),然后凑够满满一车回乡下。记忆最深的一次,是父母带我坐一台“农夫车”回乡下。小孩自然是不占座的,所以6座的车厢里坐了6个大人、2个小孩,而后面的货斗内还有两排横向的硬座,共坐了7、8个身体好的年轻人。就这样大约15个人,500多公里的回乡路。

后来老爸有了驾照,我们一家四口也曾过年期间借别人的车开回乡下,去串门跑亲戚,或到周边的景点玩。有一年的车是台老掉牙的面包车,那车每次启动都得推,大年初一在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地库里,为了启动要推上一个长坡,记得还劳动了一个热心的保安和我一起推……

后来到我自己有了车,每年节前都装着满满的行装开回家,虽然路途不远,但我也总会在到家后、过年前给车子洗个白白,大年初一必定记得在前风挡一角放个红包。

这些关于“和车过年”的记忆,虽然场景清晰,却都还不如另一个方面来得深刻,那就是过年期间的人。因为年不是跟车过,是跟人过的。

当年一台农夫车15个人回乡,开车的叔叔、抱着我的小叔子、坐在后排的表哥,他们当时的形象我还清晰记得,哪怕后来的多年里其实并没有来往。那台熄了火不能自己着车的面包车,我爸开着它在红灯起步时那紧张的表情,我至今也能回味得到。至于自己有车后的最初几年、最近几年过年假期,都载着家人到过哪些地方,即便不翻照片,也能数得出来。

说到底,过年是属于和家人相处的时光。各种物,包括车,都只是配角。那些事里的那些人,才是主角。只是不可否认,车是连接人与人的重要工具,是过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甚至最重要的配角。今天微信的伟大就在“连接人”,但它最取代不了的,就是车。

过年了,让我们也向“最佳配角”——你拥有的和搭乘过的汽车们问个好;自驾出门,可别忘了给车发个红包,给它句慰问和祝福。然后,还是请把时间和注意力留给过年的主角,我们的家人。

祝各位新车评网友和家人们,阖家幸福,健康平安,新年快乐!

过年,车是配角的日子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
标 签 新年   过年  
关注电动新车评,玩转电动车
未知的车型 有兴趣?
是否要放弃奖励
全部填写问卷才可以领取哦
确定放弃
再看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