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者:有钱MM 受访者:A.K
他是YYP的铁杆粉丝,从10年前的汽车导报到新车评,一直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他曾经留学英国,现在回到深圳发展自己的事业。他喜欢有沟通感的车子,老佳美是他的好朋友。
——还记得在上一期访谈中提到的网友A.K吗?这次我邀请了他作为本次访谈的嘉宾。
A.K是一个平时话不多的人,每问一题,多半是简短的几句回答,但这种沉默,不是寡言,更像是经过岁月沉淀的冷静、自持。
现在在开什么车?
以前是大众速腾,用过六年之后就卖了,质量、服务、行车感受都达不到预期。现在是开老爸的宝马5系,不过它也不是我的口味。感觉太大了,灵活性不足,尤其是在城市里,感觉就像鲸鱼进了江河差不多,看到那些开7系的师奶都由衷佩服。在动力和传动方面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油耗也可以接受,3.0T来说市区12-13,夏天会再高一点。在高速上是真心省油,上次去珠海玩,去程才6.7L。
那什么车才是你的口味?
我比较喜欢有沟通感的车子。现在的车子太电子化了,我拿了驾照开家里的97款佳美,基本就没啥电子辅助,但开起来沟通感很足,现在基本找不到以前的感觉了。上次开那个奥迪R8,方向盘比速腾更重,和5系在sport模式下差不多重,但是没任何感觉。
感觉你是平时喜欢开快车的人,你怎么评价自己的驾驶风格?
我开车倒是不快,只是国内很多驾驶员速度不合理,道路限速不合理。我开车会做一些穿插,可以说是被逼的,太多慢车了。我自己觉得我的驾驶风格就是稳、准,对慢车没啥容忍度。我和阿山一样都在英国呆过,可以说是欧洲风格。
从英国回来后会不习惯国内的交通环境吗?对比国内外的交通环境,你有什么看法?
肯定会的,不过现在深圳关内基本都不会惹火我了。最简单的,次要道路转入主要道路的车很多都不会停下。转弯不让直行就一大堆了。慢车占用快车道家常便饭了。很多司机没任何预判,国内和国外发达国家最大的区别就是法制观念,公德观念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文化基础、文化氛围不一样。
在国外有没有去参加一些汽车节、车展?有什么感想?
伯明翰车展去过两次,Goodwood那样的汽车节就没去过了。当年去车展就真的是去看车的,手机,DC都不算流行,英国人去看车展都很少照相的。英国车展也没啥影响力,基本就是最好的产品拿来,概念车有,但不多,03年往后基本就停了。前几年我去深圳车展,基本都是以卖车为主,模特站台吸引一些“摄影迷”,基本没啥人关心汽车技术、发展方向。尤其是大人带小孩去,英国人会跟小孩说一些这车如何如何,引擎如何,什么驱动形式。深圳车展就看着小孩围着车照相,玩耍。
那个时候你有关注什么车型吗?现在发展成什么样了?
那时候挺喜欢福克斯,后来国产后一度成为我买车的考虑对像,不过到现在都没开过,所以也不知道到底是啥感觉。有一次去逛车市坐了一下,确实觉得做工比较粗枝大叶,中控设计也有点花哨不实用。尤其是后排膝部空间简直让人发指,理解不了欧美人怎么能接受后排膝部空间这么小的车。现在都没啥特别关注的车型,就是什么车都看看了解一下。
平时有经常开车出去自驾游吗?
到深圳东部去,周边省份也去的七七八八,放假都不出门,太挤了!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路上,去到景区也是人,毫无乐趣可言。
在新车评网,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有幸成为奥迪R8运动培训课程的招募网友,可以去珠海国际赛车场过把瘾。第一次接触是在前年,我以前用在飞度上的波棍头一直闲置,就问当时的赛车队长伍澳伽能不能用到科鲁兹赛车上,他就让我寄过去了,我估计是没用上,后来收到一个911的模型。
他说的911车模,我是知道的。还记得那时刚入职不久,澳迦童鞋叫我帮忙寄出这件礼品,我当时不知道,原来中间还有这样的故事,想来真是缘分。后来,因为我临时有事外出,我们寒暄了几句就草草结束了聊天。没来得及在QQ里说的话,在文章的最后有必要补上:“感谢你对我们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关注”。这话不止针对AK一人,还有XCP成立至今的千千万万老网友们,谢谢大家。
PS:下期嘉宾预告——一位身居海外的技术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