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中国司机开车发生交通事故,百分之九十九是因为在驾校没学好而导致的。真的假的!想想看哪些常见的交通事故可以推给教练吧:追尾、盲点观察不仔细、乱变线、路权不分、滥用远光灯、玩手机、点导航……难道说我们的教练才是最大的马路杀手吗?大脑皮层扯进了一场头脑风暴里:其他国家的新手是怎么变成老手的,他们做新手也会沾染上恶习吗?
为了论证这个问题,笔者特意查找了一些资料,看看其他国家的人是怎么考驾照的,也许就能解答驾校必要性的问题。在这里以德国为例——其实以哪个汽车普及率高、普及得较早的国家都可以,之所以是德国,因为笔者有个老同学曾经去德国留学过。
德国的驾驶课程也包含理论和上路两部分。理论需要学员自费购买一本厚厚的教材,另外还有一本囊括了所有考试题目的题库可以选购。如果以中国人的思维,只买题库临时抱佛脚冲锋个三四天绝对能过笔试,但所有德国人都是踏踏实实啃教材的,题库是验证自己学得扎实不扎实。还有一点比较特别,要学习急救常识并考取证书。不少在德国考驾照的中国人对此非常不解。这也正好反映了中德两国对驾驶员的要求,应对路面紧急状况的意识的区别。上路是真的在真实马路情境下驾驶,而且不必先通过理论考试再上路,而是通过上路实践,加深对理论和交通规则的认识,从而将交规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肌肉记忆里,而不只是刷在大脑皮层上。乡村公路、拥挤的市区、高速公路、山路,统统都要实操过关。驾校教练通常要对单个学员进行三四十个小时的实际路面培训,对任何一个不正确的小细节都会予以提醒。
考试的教官也绝不含糊,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有点狡诈:给根烟拉关系会说你贿赂,请重新预约考试;主动与你攀谈,如果你上钩了和他交谈他会说你驾驶不专注,请重新预约考试,原来德国人也会钓鱼执法;三叉路口不让行,进环岛不停车充分观察……统统要回炉重修。可以预见,只要每一个德国人都在这样的要求下才能获得颁发驾照,整个民族的驾驶素养将会去到哪种程度。
再回头看看我们自己是怎么“混”得一个本本的,真是为自己抹一把汗。笔者自认当年在驾校学习时还是悟性比较高的,参加考试时教练也让笔者打头阵,就像点球大战总让进球把握最大的球员射第一脚,为的是给同行的学员建立信心。大量学时用在并不怎么会发生严重危险的移库倒桩上,“看点”、“对线”,背诵口诀,这真是应试教育的最完美体现。更恶劣的后果是,“看点”“对线”的方法一旦养成,会让驾驶者根本没办法形成一边倒车一边不停观察周围环境的习惯。在四下无人的空旷马路里随随便便开三五个小时,坡起不溜车,油门不当刹车使,基本就过关了。
德国的培训费用高得吓死人,买教材、向教练买学时,考试费用只需要100欧元左右。这背后隐含的逻辑是重技能培训,轻技能考核。反观中国,考驾照的大部分成本在缴纳考试费用上,而不是培训费用。
YYP在日本时导游和他说,中国交警的职责是处理交通事故,而不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发生前积极介入,减少其发生的几率。其实交警叔叔只是这个司机育成逻辑里面不幸地背黑锅的人而已。但是驾校的培训机制绝对难辞其咎,只看通过率而不看实际驾驶技能,只要不考的就不管你学得会学不会,这种选择性作为,就埋下了杀手成长的伏笔。就算能过考试关的学员,同样不能排除日后有可能会栽在非考试内容上。
八年前,就在笔者考驾照的当天,百米加减挡考试项目,有人推3挡时把车子也顺便推歪了,差点撞树上而被机智的考官及时刹停的。目睹整个过程的笔者当时出于本能,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看看这是哪所驾校的车。不知道考到驾照后的这八年里面,这位驾驶者是不是在马路上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呢。
![](https://res.xincheping.com/images/2022/diandongwanjia/art_bottom_banne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