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一位同学在英国留学时,曾经买过一辆二手的奥迪A4(B7)旅行车,这部车是由前任车主自己选配的,2.0TDI发动机配手动变速箱,这位同学告诉我这台车很特别:配置非常斋,座椅是布料的,大灯、空调、座椅都是手动调节的,没有天窗,没有定速巡航,但却有原厂的导航、ESP和quattro四驱。当他和我描述的时候,我唯一在想的就是,这样的车绝对不可能在国内出现。
跟大家说这个故事,是想引出一个被大家议论了很久的话题,汽车订制化产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买车前看车的时候,感觉某些功能好像很有用,为了得到这个功能可能要挑选更高一级的配置,可是拿到车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你会发现这里面有些功能你有可能一年也用不了几回,感觉钱花得非常不值。
不过,现在开始有一些厂家开始作出尝试,例如奥迪和BMW都可以提供个人专属的订制化生产服务,一些低配置的车型,也可以通过选装一些实用的科技化配置,达到和高配车相近的享受,相比起购买高配车型费用也要低廉不少。这可是个好苗头,可是现在这种模式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首先是自由度不高,国内这种模式更多像是原配置上选装加配,和国外真正的订制化模式不一样。另一方面,目前提供这类服务的大多还是高档的豪华品牌,绝大部分主打平民化的品牌和车型根本没办法提供这样的服务。
国外是怎样做的?只拿一张基本车型的配置表和另一张选装配置表给你,车内除了基本的功能外,众多功能配置都是可以勾选的,包括外观、内饰、用料、舒适性、驾驶操控、安全性、娱乐性等等配置。提交车辆工单后,工厂的工人会根据列表上勾选的配置给客户的车装配上,经过一段时间生产出来后,再通过一系列的检验和测试,最后送到经销商处给客户交货。
不过对于现今的中国市场,订制化生产目前最大的阻碍或许还是来源于消费者的观念和厂家的逐利性所致。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个原因是中国人特别喜欢买现车,而订制化生产的车一般从下单到拿到车,最快也是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有很多消费者在4S店付钱后,恨不得马上就把车开走,多等几天就开始不耐烦了。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有不少排队加价的热销车,也得等2-3个月才能提车,所以,其实只有产品和服务够吸引,消费者还是等得起的。
第二个原因是很多人对订制化生产的不理解,误以为就是这台车就是专门为我而造,里面一切的标准都要按我个人的要求来设,享受独家尊享的待遇。我甚至可以把各式各样的东西“改装”上去,只要是我想要的都可以。其实这种服务应该称作“个性化定制”,和今天我们所说的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三个原因是目前我国的消费者懂车的人实在太少,第一次买车的人太多,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些什么配置,再让他们从天书一般的配置表里挑选,无疑是比登火星还难。这也造就了中国今天的销售模式,厂家也因此非常热衷于将配置分车型打包销售,省心之余又赚钱,何乐而不为?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我国的市场会有实现订制化产销的那一天。最后问问大家,如果有厂家真的那样做了,你会尝试吗?我会!
![](https://res.xincheping.com/images/2022/diandongwanjia/art_bottom_banne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