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同事们做了一个豪华入门小车的大对比,但很可惜,那几天我正好在出差,错过了这个很精彩的对比项目。在我回来之后,赶上个“小尾巴”,那台参与对比的沃尔沃V40还没有还,我在还车之前得以开上了那么一转。这么一试,让我感觉还是挺吃惊的:
这台V40不就是一台大马力版的马自达3吗?
是的,我对马自达3太熟悉了,所以当我开上这台V40没多久,我便肯定这台马自达3的表亲与马自达3在性格上有太多相似的地方:转向虚位小,车头动作快,每次入弯时车头的响应速度是很快的;底盘在过减速带时会有较明显的弹跳,中低速行车时路面信息反应得有过多之嫌,但只要速度起来,悬挂动作便会显得又快又干净;快速奔跑时,整台车无论转向还是底盘都非常地安稳,用我以前评价马自达3的话来说:“140km/h开始才会让你觉得是在开高速”。
我最意外的一点,是沃尔沃家族竟然能容下这么一台车存在。因为以前开过很多沃尔沃,就算底盘动作再漂亮也好,就算动力再强也罢,转向都是轻的、虚位大的、无沟通感的,搞得整台车暮气沉沉,难以让人联想到“驾驶乐趣”这四个字。V40虽然和马自达3、福克斯有亲戚关系,但沃尔沃却也完全有能力把它变成和其它的沃尔沃那样无趣。但沃尔沃没有那样做,这也让V40成为沃尔沃家族里的一个异类。这蛮奇怪的。
好吧,这台“异形”沃尔沃在一些方面还是不如马自达3的,例如它的底盘在走烂一些路面的时候,传入车厢内的杂讯还是太多;另外在过减速带时,它的后轮弹跳也比马自达3要多一些。所以中低速行车,我更喜欢马自达3。不过后来我也发现了问题所在:这台V40用了时髦的17寸轮圈,而我的古董马自达3还是16寸的轮圈,这种低速行车底盘的舒适性差异可能正来自于此。
反过来要列举V40比马自达3优胜的地方,那就太多了:T5发动机动力太好了,中段爆发力很强,后劲也足,马自达3的2.0MT再怎么强在它面前也低头了;有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而且电子系统介入的感觉并不粗暴,来得有点恰到好处,在保证驾驶乐趣的同时又比马自达3受控多了;车厢配置多,而且V40的那些配置基本没有很花哨的,都是很实用的物件;车厢用料做工,这个差距太大了,而且谨记YYP说过的:沃尔沃车厢内材质都是最环保的……
最令我吃惊的在后边。我试完车时,同事们正在为那篇对比文章查询各个车型的市场售价,我发现我们试驾这台T5小功率智雅版虽然官价要27.99万元,但有经销商的实际报价竟然已不足24万元。如果是最低配的智尚版,竟然22万左右就可以成交!
我刹那间就想到:以前一些开马自达3的同好,总是觉得国内的版本马力还是太小了,为什么没有2.3的?为什么没有2.0T的?现在答案不是来了吗,就是这台沃尔沃V40啊!它就是一台全面升级的豪华版、大马力版马自达3啊!什么?福克斯ST?算了吧,那货太暴力了,开着太累,不经常去玩Track Day的居家男还是老老实实买沃尔沃吧!
这时经典的关键句来了:我会买吗?
说实话我真的挺动心的。开马自达3多年然后换车的常见有三类人:一,彻头彻尾被马自达3的硬朗和狭小空间吓坏了,决定“改邪归正”,买个汉兰达或天籁公爵什么的,总之越大越舒服最好;第二类,只是“小”怕了,心底还是想努力地保留那么一点热血追风的激情,会去买阿特兹或君威GS之流,所谓运动家用两不误。三,死不悔改,还要买又小又好玩的车。
貌似我心理年龄不大,勉强还算得上是最后一种人。我敢说对于这类人来说,这台沃尔沃V40是最接近完美要求的。而且除了动力、操控,V40额外附送的一流的车身安全结构设计、一流的安全装备、环保的车厢、更高层次的品牌,这些都是已经老了几岁的初代马自达3车主(及他们的家庭)所需要的,这些车主包括我在内。
但大家又应该知道,在豪华入门小车里,我原本最喜欢的是雷克萨斯CT200h,那台车更省油、养护费用更低、品牌和售后服务更强、二手残值还更高。但CT200h,要有我看得上的配置(次低配)的车型市场价要29万元左右,比这台配置极其丰富的V40还贵5万,而且配置仍然少得可怜,动力也差了好多好多。选择CT200h,说明我已经开始向二类和三类人之间的地带摇摆;而选择V40,说明我还要继续坚守第三类人的阵营。
所以先不回答大家“我买不买” 了,大家先让我头疼一会吧……
P.S.:这次试V40太匆忙了,没有拍照,借用一下之彦在对比那天拍的图,见谅!
![](https://res.xincheping.com/images/2022/diandongwanjia/art_bottom_banne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