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了两个星期宝马X5,被那个车载导航折腾的昏头转向,用旋钮去选择拼音的方式,怎么用怎么难受,看着字母还得转来转去才能选到,迂回得很。好不容易输入了地址,满怀希望地按下搜索键,竟然……查无结果,真想吐血。可能是我的命与豪车相冲,我是怎么也适应不来宝马的导航输入,还是老老实实地拿出手机打开高德导航,听听林志玲的声音比较亲切。
回想起形形式式的车载导航,许多合资品牌甚至豪华品牌的车载导航,使用的感觉真不人性化,复杂的无从入手。反观,最近试了几台自主品牌车的车载导航, 却给我意料之外的好感,使用起来比进口的高档货都好用和易用多了。
自主品牌导航的优势是在于输入法多样好用,适合国情。有拼音,有手写,有首字母识别,任君选择。每种输入法做得都很完善,屏幕的响应又快, 识别率够高,输入效率自然能大大提升。如果换作是某些豪华品牌的导航,找到如何输入地址,已经耗费了你5分钟,再左扭扭右扭扭地选个拼音,真不耐烦,花在设置导航的时间,马力 再大都不一定追得回来。 一些进口车的车载导航还是适合在国外输入邮编,输个中文真痛苦,就像通用和奥迪外加个手写板,亲身验证使用效果实在是别扭,识别度又差。所以在输入速度和讨好度上自主品牌先胜一局。
车载导航里的地图准确与否、信息够不够丰富是影响导航实用性的最重要因素。像我一奇葩朋友,买车一年走了两万公里,有一万公里是走错路的,说是他那车载导航经常坑他,信息不准确,经常到他去些未开的麦当劳、加油站等,道路的信息也没有及时更新,这里就不公布他的车型了,反正是合资的美系车。
还有一个亲身例子,tomtom导航是欧洲最流行的导航了,我在英国生活的时间也买了个,感觉它太好用了,输入邮编和门牌号码哪里都能精确定位了。所以回国后怀着对tomtom的美好记忆,在京东上也买了一个,一用真的吓一跳,搜索只能输入路名,不能输入关键字,地图信息极为匮乏。在中文输入时,系统反应慢,勉强用了两个月,就找了个我不大喜欢的朋友送了。
自主品牌车的导航地图基本都用上凯立德或道道通的,本来就非常成熟,信息也极为丰富和准确。像我经常开的长测车景逸X5,导航的信息已经细到一家士多,而且指示清晰,每个路口都有图文、语音多重提醒,比奶奶还啰嗦,比妈妈还细心。
另外自主品牌导航还有主要的好处是更新方便,基本都是使用一张SD卡存储好地图信息。我未试过能否在网上下载地图自己完成更新,但起码比许多进口车要把车留在4S店做更新方便,起码我可以留卡不留车,不会困身。而且升级的成本又便宜得多,自己不会拿去电脑城都有大把地图资源可以更新。地图信息上自主品牌的车载导航再胜无疑啊。
功能性上,自已品牌导航的一体机,功能是该有的都有了,蓝牙、USB、手机接入、SD媒体接入等,有些还有AV视频接入。重要的是用起来是相当的人性化,像蓝牙接入手机,都不需要输入什么pin码去验证这么麻烦了,手机搜到导航直接连接,再在屏幕上按确定就可以了,行进中也能完成连接,这才叫方便易用。
再说多媒体的导航的外观做得虽说不上华丽,但至少大方好看,简洁易懂,早已摆脱什么山寨的痕迹,做出自己的风格来了。而屏幕的显示效果也不弱,现在高分辨率的显示屏早已普及,都卖白菜价了,国内导航完全用得起,用得好,实际效果也不比大部分进口车要差。
自主导航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的设计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加上中国特色的需要,当然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啦。而国外的导航是先进,是花哨,可它们设计的出发点很可能并不是针对国内环境的,进到国内才加以改造的。所以要论实际使用体验,屌丝也有翻身天,“地头蛇”也大有逆袭“外来龙”的底气。
野心大一点,我们更期待自主品牌在汽车制造业上的全面“逆袭”。
![](https://res.xincheping.com/images/2022/diandongwanjia/art_bottom_banne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