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排量涡轮省油“骗局”

新车评网   作者: XCP冯晞帆 +关注   2013-02-26   评论 (0)

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在诞生之初的目的相当单纯,就是在不增加排量的情况下来提升动力,而90年代的日本性能改装车则将这一“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可不知何时开始,涡轮增压被“一厢情愿”地添上了“省油”这一层含义,从而成为“又快又省”的一个代名词。

不过最近美国权威媒体《消费者报告》通过实际测试,来给想通过购买涡轮增压车型来兼得“鱼和熊掌”的人泼了一大盘的冷水。


【美国《消费者报告》实测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到,涡轮增压发动机无论加速性能,抑或是油耗控制,相比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均没有任何的优势。其中最讽刺的是宝马2.0T和3.0L 直六发动机的比较,2.0T发动机一丁点的油耗优势,显然愧对即将逝去的经典直六在动力线性度以及高转声浪上那图腾般的魅力。

对此,《消费者报告》在技术上进行了分析。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原理是通过对吸入空气进行压缩,从而提高燃烧室内的含氧量,继而达到动力提升的目的。但出于空燃比的平衡,发动机需要喷注更多的汽油来“对冲”额外的空气。这样一来,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所耗燃油并不会比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低到哪里去。

但这一理论若拿到国内来说,相信会被很多人在留言栏里拍砖,因为这的确违背很多人的日常认识。我觉得,当中的“罪魁祸首”是大众的TSI发动机,大众TSI是国内消费者接触较早,且最深入人心的涡轮增压机器。其犹如Jeep代表越野车一般,在很多人心中,TSI已成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代名词,导致TSI发动机上的一些特性,被无意地“代表”到其它涡轮增压机型上,比如说省油。

但事实上,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TSI发动机省油的功臣是涡轮增压。因为过去奥迪的2.8L FSI、3.0L FSI等非增压机型,它们在油耗控制方面已有相当过人的表现,TSI发动机只是对省油这个优点进行了传承,而非创造。有趣的是,大众并没有将TSI发动机引入美国,否则《消费者报告》需要花更大的笔墨才能把论点说清楚。

我们新车评网也曾长测过不少涡轮增压车型,它们的实测平均百公里油耗确实也不见得都是“小排量”水平,比如君威2.0T的13.59L、英朗1.6T的10.46L、MG6 1.8T的11.2L……这一定程度支撑了“涡轮增压不等于省油”的观点。

既然不能省油,且动力输出缺少了自然吸气发动机在线性感方面的魅力,那为何各大车厂仍义无反顾地用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来取代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呢?这无疑和当前大部分国家按排量征税的做法有关,以我们国家为例,2.0T车型税率为9%,而3.5L车型税率则高达25%,这无疑将触动到消费者最敏感的问题——车价。而且车船税按排量缴纳的办法也如弦上之箭,年年都在提,说不定就会在某个“明天的凌晨”生效。也就是说,虽然涡轮增压帮不了车主省油费,却在税费上帮车主把这笔钱给争取了回来。


【既然帕萨特有2.0T车型,试问有多少人还会考虑3.0L V6呢?】

除税费外,车厂热衷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制造成本。由于少了两个气缸,四缸发动机加涡轮的造价无疑会比六缸发动机低得多。因而,涡轮增压发动机虽在线性感方面有所逊色,但相对于大幅下降的成本来说,这种牺牲无疑是“值得”的。其实车主也能从这种成本下降中获得很大的好处,比如说现在只需花20多万来买台2.0T车型,就能体验以往要花30多万才能享受到的V6级别动力,试问何乐而不为呢?

标 签 涡轮增压  
关注电动新车评,玩转电动车
未知的车型 有兴趣?
是否要放弃奖励
全部填写问卷才可以领取哦
确定放弃
再看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