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VS日系YYP观点(十四)总结篇:什么时候要考虑德日系?
这个长篇写到这里,想分析的都分析了,其实我也没什么新的观点可讲了。是否能下结论:德系车和日系车到底谁更强,谁更好?大家要是一路十几篇看下来,相信不用我多说,你们也知道我不会去下这样的结论。
让我们再次简略回顾一下德系、日系车的差别和趋势吧。
在理念上,德系、日系各自都有深厚的、难以动摇的文化传承和行为习惯,德国人对技术与生俱来的执迷,日本人对精益化坚持不懈的实施,分别引领他们到达了各自今天的成功。
在产品上,汽车的技术开发、零部件采购都已趋全球化,一线品牌的技术水平趋于同化,但如何设计自己的产品,用/不用哪些技术,如何宣传和树立产品形象,这些导致了德日系车(其实也是任何不同品牌的车型之间)的差异。我们还要看到,德系、日系乃至世界上其它各系,有实力的厂商都会“取敌之长补己之短”,所以德系、日系的技术特质总体上正在相互靠拢。
再深入本质。有些产品,以功能性为核心卖点,例如家用电器,消费者主要着眼于产品规格、功能、性能;另一个极端的产品,则以情感因素为主要卖点,功能性可以同质化,但品牌形象和情感因素主宰消费者的抉择,例如高档的手表、手提包等。汽车这个消费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它有很强的交通工具属性,功能性和产品性能固然十分重要,但同时不同品牌、不同血统的汽车所承载的形象和情感因素,也强烈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
和一般消费品不同的是,汽车所涉及的技术复杂,比电视机、电冰箱、手表乃至手袋都要复杂多了,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比汽车更复杂的全民化消费品。汽车可以说是一个消费者认知浅、产品真实性能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产品,要对比汽车的性能表现,所涉及项目之多、参数之复杂、分析之高难度,远超出大部分消费者所能(这正是新车评网这种专业车评媒体机构存在的原因)。面对困惑重重的消费过程,人们自然希望从一些简单的“源头”去区别产品好坏,汽车是由哪个厂商生产的,再上升到它是德系、日系还是美系,似乎这样可以让过滤、筛选汽车的过程得以简化。
当功能、性能接近甚至同质化的产品竞争时,其品牌、血统的确起到关键的作用。当产品的特性差异很大时,影响消费的决定因素理应还是产品功能和性能本身。但这是取决于消费者的认知程度的,譬如A级车中的思域和高尔夫,两者都充分满足这个级别应有的功能和性能需求,而且都名列前茅,这情况下,对车了解不多的消费者自然会着眼于高尔夫带给来的德系车特质——厚实质感和领先技术,思域带来的日系车特质——轻便可靠和精致细心。但换了一个对汽车技术、驾驶感受有较深认识体会的消费者,他能看到比上述特质更多的差异,所以也许压根不会觉得思域和高尔夫是“功能、性能趋于同质化的产品”。这也是为什么越成熟的市场(排除德国和日本两个“当事人”,我们看美国、英国),德系车、日系车这种“血统影响选择”的情况越是淡化。说到底,这是一种汽车的价值回归的表现,中国市场也会朝这个方向靠拢的,只是不知道要多少年。
研究德日系车的异同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不然我也写不出前面那十多篇、逾4万字的观点分析。虽然说的很多,大家在留言里的议论也很热烈,但这十多篇的文章下来,我自己的思路,以及大家在留言里的观点、言论都逐步豁然开朗,和最初我写那篇德日系问题征集帖时的留言那种混沌状态相比,真可谓“拨开云雾见青天”,这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说到底,大家不要把德系VS日系看成一个有多沉重的话题,我之所以觉得它不沉重,正因为我一开始就决定不去当判官,写完十多篇,史无前例地理顺了自己的思路和看法后,这个想法依旧没变。要是有人还说某系车一定比某系车好,我这个不解风情的家伙还是会跳出来,苦口婆心的说:以我从业十多年、试驾了过千款车型的经验感受,德系车、日系车的差别当然有,但不是白跟黑的区别,也没有哪一方可以压倒性击倒另一方。这就是全个系列下来,我最终的一句话观点,是不是很简单?
接下来,我会回答大家在很久以前的问题征集帖里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经过我的这十多篇观点文章铺垫,可能有些问题的提问者已经有答案了,我回答起来会轻松简单很多。因为问题太多,我可能要整理两三天,大家如果还有疑惑,依然可以在这篇的留言里提出!
-------------------------------------------------------
相关连载系列:
德系VS日系YYP观点(五)涡轮增压与自然吸气哪种适合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