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在珠海体验了传闻中的“绿道”,其实就是自行车道。
说来悲摧,我小时候几乎就是在自行车道上闯荡玩大的,初中到高中也是每天骑车往返学校。然而不到10年时间,自行车道这个东西在我最熟悉的三大城市——广州、深圳、珠海,都好像彻底灭绝了,现在要么成了机动车辅道,要么成了更宽大的人行道,在城市里想骑车从A点到B点,幸运的可以骑在人行道上,很多时候是连条可骑车的路都没有。
于是“绿道”这东西就成了个时髦玩意儿,前两年珠三角几城联手修建绿道,还成了为民造福的一项功绩。
珠海的绿道听说是广东省修得最好的,温家宝总理都来亲自体验过,而且被命名“省立1号绿道”。珠海绿道我见到的有三大段,第一段是市区的情侣路沿线,这段最适合短暂到来的游客、情侣;第二段是唐家湾沿海,这段的景色最原生态,而且是进出珠海的路线,适合长途骑行者体验;第三段在市区里红山一带,主要是给本地居民享用的生活设施。
我这回骑的是第二段的唐家湾。周日早上开车把两台自行车拉到情侣路靠近香洲的驿站——这样的驿站沿着绿道每几公里就会有一个,有免费的停车位、洗手间、小卖部,游客也可以到这里才租用自行车。8点出发,向着北骑,骑到中山大学折返,总共骑了一个多小时吧,里程约有20公里。
这一路有几个感受。第一当然是风景秀美,清晨阳光下的大海婀娜多姿,海风习习吹来,叫人非常享受。第二是绿道的设计变化多样,时而有弯道,时而有小坡,时而穿越海堤,有的地方提供了双车道,一侧靠海,但早上可能会被太阳晒到,另一侧则靠马路,景色稍逊但有大树遮荫。还有两段Offroad的沙土路面,柳暗花明之间会经过一个看似被刻意保留的原生态小海滩。短短几公里绿道,路面、景观都变化多端,不会让骑行者感觉长路漫漫,沉闷不堪。
骑完这一趟之后,我极力推荐自己身边的家人朋友有机会也去体验一下。知道大家都不会觉得骑车有多新鲜,但在这样刻意修建的绿道上骑车,确实连我这个自行车“老司机”都觉得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体验。不提供骑车代步的条件,但提供顶级的骑车玩乐设施,把自行车变成了时尚品,这可又是一个中国特色啊。
与海的距离如此近是珠海绿道的特色。
这是第一个驿站,设施很好。
这一段的弯路非常有乐趣。
这段Off-Road道路把你引向一段原生态的海边。
又一个驿站,这个有渔村的风情。
美丽的海边,还有人在钓鱼。
驿站里的线路指示牌。
这块石头有故事,吃过珠海特产“叠石耗油”吗?
典型的珠海的海,恬静而富有生气。
远处那片白色小房子我非常喜欢。
临渊羡鱼。
是不是颇有点地中海的风味?
珠海特色!
这是我出发和终点的驿站,也是最大规模的一个,可租赁的自行车品种丰富。
零排放之旅告一段落,换回高GDP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