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写过我在找一部高品质的随身相机,找遍市面,也没有一款相机合我的要求。在等待松下发布GF2却迎来失望后,我欣慰地找到了下一个等待的目标,这台相机我已经盯上它三个月了,但从未在这里提过,因为它之前连个名字都没有,过去三个月里每当我想起关注一下它的进展,在Google上找它的方式是:Olympus High-end Compact。
我知道它要到2011年第一季度才发布,而且最近我也给自己的LX-3加了个偏振镜玩得比较欢,半个月没再在网上找过它,昨天再上网一看,原来它已经在1月6日正式发布了,甚至已经有简单的“评测”可看。
为什么会特别等待这台奥林巴斯新相机,首先是它传闻中的规格非常符合我的要求,其次就是我对奥林巴斯这个品牌还是有好感的,这是一个懂得真正摄影者需求、不太会“乱来”的品牌——没错我可以再透露一次:新车评网的大部分车评照片都是用奥林巴斯的E系列单反炮制的。
这台奥林巴斯全新相机名为XZ-1。在早期透出的资料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它乃第一款采用Zuiko镜头的固定镜头相机。Zuiko镜头就是奥林巴斯单反用的镜头系列,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即便价格很便宜的“狗头”也有很不错的成像,这在我们用奥林巴斯的单反时已深有体会。我当然知道用在这台小相机上的镜头构造不会和单反一样,但奥林巴斯敢用上Zuiko之名,至少已经是一种信心的保证。
Zuiko可以看做是成像品质的保证,但还需要镜头规格来配合。XZ-1的可变焦段为28mm-122mm,这个焦段完全符合我拍车、拍生活的要求(虽然有24mm会更好,但我们的单反工作相机最广也都是28mm);更瞩目的是它的最大光圈达F1.8-2.5,F1.8的光圈值是镜头高明亮度、景深效果的保证。
XZ-1的像素是1000万,这个我基本不计较,成像不好的相机给我3000万像素也没有用,当年奥林巴斯E-1凭借出色的成像质量,只有500万像素就已经可以在杂志上印整版照片。显示屏是3英寸、61.4万像素,这个规格我也够满意的了。
光圈快门优先这些是不在话下的,机身内置闪灯拍生活照也非常有用(奥林巴斯出品的高端M4/3相机EP1和EP2反而没有,这是很不能接受的)。但XZ-1最吸引我的还是它提供了内置ND(中性灰)滤镜,这个功能在之前的高端小相机中只有佳能的G10/G11/G12能够提供,也是G系列在我看来最大的一个优势。ND滤镜有什么用?首先,要知道这些小相机的快门最快一般都只有1/2000秒,做不到单反那样的1/4000、1/8000或更快,当你在大白天想用最大光圈营造浅景深效果时,即使用到最低的ISO,快门往往还是不够快,这就会被迫曝光过度。另一种情况,当你在大白天想用慢快门,例如拍摄汽车运动的“跑相”时,要求快门慢到1/30或1/60秒,这时往往要配合F16、F22那样的小光圈,但绝大部分的小相机最小的光圈都只有F8.0(XZ-1这一项还未公布),又只能被迫曝光过度。
上述两种情况就是ND滤镜大派用场的时候。它可以把曝光压暗几档,让你能在大太阳下降低快门速度,营造大光圈或者拍慢快门照片。没有ND的小相机,无法用大景深还是其次,但无法用来拍跑相,对我工作中拍车是不完整的、无法胜任的。
我对XZ-1目前仅存的一个疑虑是它的高ISO成像质素。这一点我不打算根据规格去猜测,等各专业机构评测样张出来对比一下就可以了。我不祈求它有像佳能单反、索尼NEX-5那样的超高ISO杰出成像表现,只要做到像奥林巴斯自家EPL-1那样的水准(ISO1600可用)就很OK了。
【还有很“骚包”的白色机身,但我一定选黑色,因为只有黑色在近摄时不会反光】
XZ-1的海外官方售价是499美元,和松下LX-5、佳能G12相当,比索尼NEX-5还便宜一点。价格应该是比较有吸引力的,但我内心宁可它更贵一点,因为我已经有LX-3了,我希望有一款LX-3的升级同类品种,也就是比上述对手在总体上更出色、更高端一些,这样的一台相机市场定位会更独一无二,不用和一众对手混战,更有可能成为某类群体“人手一部”的必买装备,就如几年前松下LX-3刚推出时一样。
PS:附上dpreview率先发布的XZ-1实拍样张(链接这里),我特别留意这几张:P1080150(大太阳底下确实可以做出大光圈虚化背景)、P1080285(ISO1600加最长焦端最大光圈,成像表现只算及格)、P1090249(51mm焦距下的2.0大光圈背景虚化效果还是明显不及单反)。Dpreview是世界第一数码相机网站,它向来声明全站不可转载,但我看到国内有些网站已经转载这些样张甚至有打上自己水印的,真是厚颜无耻。
【新车评网全体见证了丽江古城4、5年来第一场“瑞雪”,我的LX-3又立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