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又跟陈函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讨论了两个多小时。说真的,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我们俩的分歧点是什么了(总体来说,陈函对电动车的接受程度比我高很多),扯到电动车上,似乎全都是不同意见。先摆明我对电动车的观点,再逐一解释。
观点:
1、市区代步确实是香
2、使用成本低
3、开电动车,缺少对生活的掌控感
4、想要获得电动车最好的使用体验,花费很多
5、燃油车给的可能性,我全想要
6、我不认同长续航电动车
7、最配电动车的城市是中国香港
解释:
1、电动车市区代步真心好用,没有抖动、震动、顿挫、加速迟滞、发动机噪音等等,开车的心理少了很多烦躁。以前不留神被点燃的路怒症,燃点变高了。开了一个星期的Aion S,给了我很不同的驾驶体验,说真的,有点上瘾。对咱们这样爱车的人,电动车还有隐性福利——你终于不用在关了启停积碳、不关担心发动机润滑里纠结了。
2、使用成本低,这是电动车对非限牌城市消费者最大的诱惑了。不举家用充电桩的例子,就拿我们楼下的小鹏快充桩说事儿。电费1.5元/度,Aion S 58.8kWh的电池容量,充满88.2元。谨慎一些,按350km的续航算,每公里花费两毛五,起码比油车省一半(家用电更便宜,六毛多每度)。除了电费,保养费用也低。以轩逸·纯电为例,100000km的常规保养费用总和只有3280元,再刨去购置税,貌似电动车可以在使用周期里省很多钱。
转折来了,但是,
3、如果自己家里不安装充电桩,基本等同放弃了对生活的掌控。那些觉得公用充电桩能养活电动车的朋友,发自内心的劝大家,放弃这个想法吧。上周我看了广州最牛*写字楼、商场的充电设施普及情况,惨不忍睹。东塔只有12个慢充桩、环球都会广场神马都没有、igc只给特斯拉服务,反倒是新车评租的四线写字楼——国际采购中心,托了小鹏的福,有10个快充桩。说不准,国采已经是广州充电设施最好的写字楼之一了。即便这样,我还是没有信心说,家里不安充电桩也ok。还是上周,我突发奇想去深圳,临走前想奶一口,恰好遇到充电高峰时段,10个桩全占满了。这时候,你会看到非常有意思的一幕,四五个排队车主,围在快要走人的士司机身边,勾心斗角,像抢皇位一样的抢充电位。
电动车好用与否,不仅看产品,更要看基础设施建设。如果国家认定了,咱们就是要走电动车的路,还是要花更多心思在充电设施的建设维护上。
4、如果自己家里要装充电桩,第二点又不成立了。装私人充电桩的前提是有私人停车位。以广州为例,哪怕偏远一点的小区,车位价格也要在十二三万往上,妥妥一辆A级车的花费。本身没打算买车位的消费者,又想最大程度提升电动车的使用体验,无异于一次性投入两辆车的钱。当然,乐观一点想,投资车位,未来说不定会增值。就像隔壁老谢,被前女友倒逼在上海买入两套房,现在不是,嘿嘿嘿嘿......把电动车当成自己的女朋友,说不定人生因此而不同。
5、回归到消费者的诉求层面,尤其对人生首辆车的消费者,咱们需要的是一辆能够应付所有使用场景的车。或者说,电动车比同级别燃油车还贵,汽油车给的可能性电动车也要给。凭什么你没法陪我说走就走?凭什么你去不到诗和远方?凭什么你要被拴在充电桩周围?还是公司楼下充电的时候,遇到一位小鹏G3的车主,说起续航里程,一下子打开了他的话匣子,跟我诉苦说,逢年过节回湖北老家,一路起码要充四次电。想想那个场景,心里是回家的渴望,面对的是困在充电站的事实,真**的苦涩。要买第一辆车的消费者,真想劝退你们买电动车的欲望,如果是为了牌,不是还有插电混动吗(北京除外,限牌政策太变态,排到电动车指标就买吧)。
6、我对长续航电动车的节能减排持怀疑态度。Tesla Model S的电池包100kWh,今后的国产长续航电动车,电池包容量都奔着100kWh去了。几百公斤的重量(有国外媒体说,Model S电池包的容量大概为600kg),驱动它们动起来的能量一定不少。电动车真的可以环保、减少能源消耗吗?有懂行的朋友,麻烦给我们科普一下。
7、最适合电动车的城市是中国香港。城市规模不大、自我封闭,压根没有长途需求,发展电动车再合适不过。对大陆消费者来说,电动车目前还只是燃油车的补充。我拿公司裘老师的例子解释这个补充,他住在亚运城,上下班往返50km,每月用车里程长,家里有尚酷、有车位,再租一个车位不过两三百。拿花呗的钱刷了一辆欧拉,白得一张广州牌,充着六毛多的电,大大降低了通勤成本,这类消费者,才是真正的电动车买家。
大家自己数数,真正适合电动车的人,需要添加多少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