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看错,这是篇作业(但我觉得要在这篇文章里说点平日里不好说的),XCP编辑部每人一篇,完不成要打屁股的那种。交代完文章的生产背景,该做的工作我们还是要完成的,哪怕新春佳节。 2016年,SUV市场继续飘红,年底的这段时间更是夸张,H6的销量上到了8万辆+/月的水准。
XCP对于哈弗的态度一直是很冷静的,所以在回答导购问题时,H6似乎总是作为负面的存在。不过去年的销量排行,我会觉得被长城这帮人实力打脸,所以这篇文章的第一辆车,我们还是从H6开始说起吧。
哈弗H6
虽说我们一直秉承着客观的态度,但是又不能去否认,只要是人做的工作,总是难免带入主观色彩。就像是我们总对着上汽大众朗逸开地图炮,嘲讽他们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在对着老平台做拉皮。但是前段时间做《原来是这样》的中国特供车选题,我们弄了几辆车(朗逸、凌派、福睿斯、科沃兹)回来评价一番,最终不得不承认朗逸真的是这个级别非常理性的选择。这样一段自我打脸经历之后,再面对哈弗H6时,就会多出几分谨慎。
我们在评价一款车时,会不屑于研发时的逆向、会不粉保定这样的产地、会担忧专注于某一类车型而略显单薄的产品线。这有色眼镜一戴上,就摆脱不了高高在上、阳春白雪的态度。我开过几次Miu哥的H6,印象里除了动力孱弱,其他方面都算是正常。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等过完年回来,我们有意把市面上主流的国产SUV拉到一起,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面对面刚一次,试试能不能在对比中发现哈弗H6销量长虹的原因。
吉利博越
吉利最近总是出爆款车,博字头的两款车——博瑞、博越——都有不错的销量数据。出色的外形设计加出色的公关宣传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吉利就是在给中国消费者谋福利:很多人评价博瑞时都会说我们可以花A+级的钱买B+级的车。看起来是这么个理,但我还是更相信一份价钱一分货这句老话。比如说我们长测的博瑞内饰装配件很容易出现衰退的现象,比如说后排中央出风口没多久就松散掉了。道理很简单,尺寸这么大、配置这么高的一台车卖这样低的价格,整机厂必然会在零部件供应商的成本控制上下功夫。庆哥跟我显摆过他的传祺GS5钥匙是大陆电子供货,但是博瑞的钥匙上就压根没有什么供应商信息。我不会下GS5质量好过博瑞的结论,但毋庸置疑,这的确是一个供应商决定产品层次的时代。
说回博越本身,援引自山哥大车评“只是魔鬼藏在细节里,博越的不足也很隐蔽,真要体验一段时间才能发现。”的确,很多自主品牌车型,已经发展到问题没法在展厅或者4S店的试驾过程中发现的程度,在这偏文章里写博越的目的也是想提醒大家在购车前不妨去PP租一辆,仔细体会下它的衰退你是不是可以接受。
宝马X1
最近才出了X1的超深度车评,有不少网友站出来怀疑它的定价。的确,2.0T的X1官方指导价是跟XT5高度重合的,但是从定位上讲,X1又比XT5低一档。说到底,这还是品牌溢价、空间溢价惹的祸。尽管XT5的轴距更长,但是在空间的营造上,X1就是更有优势;尽管XT5的尺寸更大,但是把车开出去,宝马车就是更有认知度。这些就是宝马X1卖这个价格的资本,尽管我们在车评里给出的性价比评分只有6分的及格分,单是唇红齿白的几句话,怎么可能阻挡的住消费者买X1的热情?从12月的销量上看,七八千台的数字告诉我们还是有很多人买宝马的账的,尽管大家心里门清,它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
这就是完全的市场行为,我们改革开放这么些年、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这么些年,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道理不是我们做媒体的可以左右的。所以像宝马X1这样的虚高定价亦或是传祺GS8、东本思域的加价提车,我们尽管会下嘴去黑,但不代表他们不能这样去做。
帕萨特
试驾这辆车之前,我很是不解为什么Volkswagon要区别对待南北大众,一个(上汽大众)拿着老款车型修修补补,一个(一汽大众)直接上了最新的B8代产品。但是亲身去试过两款车才会佩服上汽大众的实力。无论是悬挂的舒适程度亦或是车身隔音,帕萨特都是要胜过迈腾的,这一点应该超过了不少人的心理预期。放大到整个机械素质层面上,帕萨特要比迈腾更中级车一些。
上汽大众就是厉害在这里,从老领驭开始,中方团队就在很大程度上参与到产品的定型过程中。到现在的7.5代帕萨特,这种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展现。我甚至还听过一点厉害的小道消息:中美两国两支团队同时开展途昂项目,中方的进度一直快过美方。
我不是去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力,只是在两家大众的发展历程上看,一汽大众确实要再加把劲了。SUV火了这么久北大众一款车型没有,南大众吭哧吭哧搞出了4款,我想这种资源的倾斜不是平白无故的。何况现在出了上汽集团挖角奥迪的事情,在谴责南方企业不仁不义的同时,咱爷儿们还是要多从自己身上发现问题吧。
这些就是我写在农历新年的掏心窝子的话,不见得合您的心意,但字字句句都是大实话。平日里顾忌太多不好多说,但年底公关妹子都应该在家里忙着放鞭炮呢,没时间理我们吧。文章的最后,我还是要懂点规矩的,当然是要祝大家鸡年大吉、新年新气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