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车库

话题31227条    关注918人

+关注
话题

瞎扯新能源汽车

油价暴跌,发改委固定成品油底部是目前讨论的焦点,延伸开去,讨论的是新能源汽车和传统化石能源汽车的前途和环保问题。

本网的大V们大多数看好丰田的混动汽车,我认为因为混动汽车目前还需要使用化石能源和电池的混合,所以本质上属于节能汽车,所谓插电混动和丰田强混的差异只是节能汽车的路径差异,和真正的新能源汽车差别很大。新能源汽车目前能看到的是氢动力和电池动力两个趋向,丰田从环保的角度谈论的是氢能源的无害,电池动力汽车也是标榜的0排放,孰优孰劣目前还在争议,我不是行业内人士,但是我打算从基础规划和逻辑入手探讨这个问题试图找到可能的答案。

首先,丰田的氢能源目标解决的是排放\可持续两大目标,从能源革命的角度,氢能源和使用天然气都是能源更替革命一种范式解释,那就是用气态能源替代液态能源,而上一次能源更替则是使用液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石油取代煤炭)。美国2001年之后,国家能源署逐渐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即美国的原油产能接近枯竭,但是如果不把天然气视作石油的副产品,而是看作一种单独的能源来源,那么天然气和页岩气作为气态能源都大大增加了美国的实际能源储备,而且可以规避气候、环境和地缘政治风险,所以,美国的经济复苏就是站在这种能源革命的基础之上摆脱了对石油的依赖,这和美国当年利用石油取得优势几乎如出一辙;氢气能源也是一种气态能源,不管目前的成本如何,作为新能源,它都值得投入和提倡。但是这是具体的能源来源和技术的革新思路,我们再来换个角度看看这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的思考角度;

其次,天朝的能源思路。互联网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便捷性大大提升,而冗余的信息也帮助信息的透明性得以提升,只要留心,任何试图隐瞒的蛛丝马迹都会被发掘出来。所以中国肯定会了解美国的策略,何况中国自己也是LNG的巨大受益者。但是奉行钱学森系统理论的中国科技界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所建立的目标本身就和美国人不一样:也许我不能单个技术实现创新领先,但是我应该建立一套可以兼容各类能源来源的系统,化解所谓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危机到来时候的问题,而不是上来就傻乎乎的扔钱和美国日本竞争基础的能源研发,因此,中国选择的道路是化约能源来源的复杂性问题,而非研发基础新能源,听起来很熟悉是不是?那就是具体的新能源来源我可以山寨你,但是体系上一定要能兼容各种可能胜出的方案,避免因为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的历史上日本人和英国人的失败。(当然建立一套这样的传输系统和帝国的关系,那是政治学和社会学讨论的问题,请参考类似水利、驿站、农村网络之于帝国的研究)

接下来就是天朝的基本能源规划了,那就是建立以电动驱动为核心的网络结构,同时兼容化石、液体、气态、太阳能、核电甚至聚变能源等多种能源来源,依靠网络优化的优势实现成本的超越,其核心就是不惜巨资打造的特高压远程输电网。所以,在汽车这条道路上天朝坚定不移的走了电动道路,因为插电汽车是可以完美的符合中国的远期能源规划之下的产业安排,不论现在的效率如何,只要能构建起分布合理效率高超的充电网络,不仅仅能降低能源风险、环境污染,更能在战略上获得核心的优势,避免和原来领先的汽车厂商纠缠在如何制造一台汽车上,而是相反通过网络胜出,所以无论天朝在每一项单独技术上如何的不堪,国家策略的既定性就决定了这是未来中国汽车发展的必然方向,哪怕将来中国的电动汽车厂还是现在这样的不堪的角色,但是掌握了核心充电网络的铁塔公司和国家电网,必然可以左右标准,不管你现在如何进行各种的精算讨论每度电的污染来源和成本问题,只要建立起这样的体系或者我更喜欢词:系统,逐步在每个供应端提供高效清洁的能源产出,网络结构的优势足矣击败单个个体的成本优势,我想学过网络科学的人都对此有深刻的理解。

扯远点,建立在电网基础上的另外一项天朝改良就是高铁。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高铁和传统动力火车的本质区别,那就是那是跑在电网上的铁皮,而不是火车!高铁的前瞻性在于它是第一种可以不管动力系统燃料是石油、煤炭、核电、太阳能的动力机车,只要有电供应,他就能跑,所以从我理解的角度,高铁才是未来中国的“核武器”,因为飞机和轮船无论是速度和装载能力都远远胜过高铁,但是无法摆脱化石能源,实现电力驱动一条就让这两者目前看来前途暗淡。

丰田和日本可能很有可能又点错了科技树,倒不是说燃料电池不好,而是因为这种模式没办法和网络结构竞争,例如单个氢气站的储存的成本和计算,燃料的运输变化,安全性等等外部变量太多,而且这种加油站模式的稀松结构显然容错性很低,关键是这种安排缺乏一个可以在信号、信息、能源三个层面紧密联系的网络来实现互动,也许未来全世界的氢动力电源或者发电站都是丰田的产品,就像现在的光刻机不是飞利浦就是尼康,但是半导体行业并不占有,最好的CMOS和镜头都是日本生产,但是人们最常使用的还是iphone。

结论:具备接入分布式电力网络获得驱动的插电技术汽车,按照我的观点和分析逻辑,几乎可以肯定可以击败仅在动力供应来源上求变而不能实现借助分布电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所以未来不会有新能源汽车,只会有电动车。

PS:我同意一个石油分析师的观点,也许油价永远也回不到40美元,所以是不是要说CNMD FGW,一点都不重要,未来更换一辆电动车吧。

收藏

2016-01-15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