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车库

话题31227条    关注918人

+关注
话题

古镇磁器口

bjseso [财富:1068两] +关注 发私信 编辑

在到重庆之前,傻猫猫推荐了重庆几个可玩的地方,其中就有古镇磁器口。所以到重庆后就盘算着要去一趟磁器口。从网上查了一下,磁器口距重庆14公里。在宾馆门口等同学来接的空档,问了一下在门口趴活的出租车司机到磁器口多少钱?司机一听我们是外地口音,张口就来,50元。我说,才14公里,怎么会那么贵?司机说,还有起步费呢。重庆的出租车,以当地产的羚羊车为主,每公里1.2元,相当于北京的夏利。但起步价比北京低一半,只有5元。我说,起步费3公里5元钱,再加上以后每公里走的字,有20元也差不多了,你要的是不是太多了?司机看我对行情门清,就不再搭理我了。

在向大竹石刻行使的路上,和同学聊起了在宾馆门口与出租车司机的对话。他说,不要打出租了,从大足石刻出来,我带你们去磁器口。

磁器口古镇(原名龙隐镇),位于重庆城西14公里的嘉陵江畔。自明、清时期以来磁器口古镇名扬巴蜀大地。昔日这里是一个热闹非凡的水陆码头,为嘉陵江下游物资集散地。那经千年不变的浓郁纯朴的古风,令其成为重庆江州古城的缩影和象征。

节日的磁器口,游人很多。

这家店不知道怎么起了这么个名字。

人够多的吧。

一家卖书画的店,拍了两张,人家不让再拍了,难道是怕俺回去仿制?

过去做生意的都讲究在门前挂一个幌子,这个大梳子也算是个幌子吧。

古镇的街道很窄。

卖酒的店铺,基本上都是瓷坛酒。

白墙灰瓦,有点徽派建筑的感觉。

古老的小镇卖着现代的食品。

麻花是古镇的特产之一,买麻花的店铺也很多,照片里,一字排开,三家都在买麻花,但只有绿字招牌的这家古镇陈麻花门前,排着长长的等候买麻花的队伍,其他的两家门口,则可用门可罗雀来形容。

排队长的肯定好。

现场制作丝绸织品的作坊。

古镇磁器口有12条街巷,街道大多是明清建筑风格,街道由石板铺成,沿街店铺林立。商贸集中在大码头和靠码头的金蓉正街。嘉陵江中上游问个州、县和沿江支流的农副土特产在此中转集散,重庆城的一些大商客在码头设店收购。输出以棉纱、布匹。煤油、盐糖、洋广杂货、日用百货、五金颜料、土碗土纸和特产烟丝等为大宗。在重庆作为陪都时期,据统计有商号、货栈和各种作访达1670多家,摊贩760多户。每天都有300多艘(船均载重10吨)货船进出码头。全年中商贸最兴旺的是枯水季节(旧历八月至次年四月),码头河坝搭建起临时街道,有上河街、中河街、下河街,还有专业性的木竹街、铁货街、陶瓷街和猪市、米市。码头上万商云集、拥挤不通。除大码头外,还有历史悠久的4家丝厂,一家制呢厂,24兵工厂(现特钢厂),25兵工厂(现嘉陵厂),都设有自己的货运码头。码头上从早到晚,水陆两路,商旅川流不息,装卸搬运,络绎不绝。行商坐商,批零量购,货畅其流。大码头右侧的豆芽湾,是米粮帮、木材帮、蔑货帮、煤炭帮的地盘。与码头河街相邻的是铁货街、猪市、鸡鸭蛋市和盐市口。各行业的同业公会都有事务所,食品糕点业26家,棉纱布业20家,茶馆酒馆116家。昔日磁器口码头的繁荣景象,至今还深深地留在“老重庆”的记忆里。当年留传这样一首民谣:“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千人拱手”:是形容每天都有上千只船上的舶公和船夫划着船向码头停靠。“万盏明灯”:是指形容码头上商贾云集,入夜后各自点亮油壶、电石灯和汽灯如繁星闪烁。1997年,重庆新发行的一套《最后的回忆》地方磁卡,与解放碑、通远门、临江门并列的就是磁器口大码头,有“小重庆”之称。

林森(1867~1943) 中国国民党西山会议派重要成员、南京国民政府主席。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林任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1928~1931年,历任国民政府委员、立法院副院长、院长及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31年12月代理国民政府主席。不久,在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上被推为国民政府主席,仅为国家元首,并不负实际政治责任。

林森题的小重庆。

这边就临江了。

逛完小镇,天色已晚,于是就在江边吃了晚饭。其中同学点了一道北京没有的凉菜,折耳根,学名应该叫鱼腥草。LD不喜欢吃,说是有一股鱼腥味。也闹怪,人家叫的就是鱼腥草,如果没有这股味,恐怕就不会起这个名儿了。

江边的民居。

收藏

2015-02-21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