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还是必须要感谢一下新车评网,给了我这么好的的机会学习赛道驾驶,亲密接触超级跑车。这是我参加过的最给力的汽车活动!
整个活动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直接抄袭尤MM的):
【活动流程】
08:15-08:30:抵达珠海国际赛车场,签到、分组
08:00-09:00:理论培训
09:00-12:15:分组练习,蛇形绕桩,局部弯道练习,紧急制动练习
12:15-13:15午餐
13:15-13:30赛道驾驶理论培训
13:30-16:10赛道驾驶
16:10-16:30极速体验
16:30-17:00颁发证书,合影
17:00返程
今天参加活动的学员有19人,10辆R8分3组,RS6、RS7做教练车,两名学员一辆车。
15号,我的战车!
9:00出头,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是教练组成员介绍,车辆基本操作方法、坐姿、转向不足、转向过度的处理、加速刹车、重心转移这些基本赛车理论的介绍。没什么好说的,一笔带过。
讲到坐姿,教练提了一下,其实你们去观察真正的拉力比赛、场地比赛,车手都是坐的非常靠前,这样贴近方向盘,对方向盘的控制是最佳的。事实上,在后来的培训练习中,我也确实是越坐越靠前,部分原因是增加对这死重的方向盘的控制力度,部分原因是因为R8的座椅在这种赛道条件下包裹力仍显不足,需要使劲顶住座椅靠背才能在弯中稳定身体。
讲解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结束,开始实车练习。我们这一组3辆蓝色R8,我驾驶第15号。
第二个环节是绕桩,如下图(请不要嘲笑我青涩的画笔):
先从发车点静止出发,绕桩,绕过去之后在一个限定的圈子里面掉头,再绕回来,然后冲刺刹停在停车区。这个项目看似简单,其实还是有些技巧和陷阱在里面的。1、首先对于一般的绕桩来说,在尽量贴近桩桶的同时。掌握一个平稳顺畅的节奏是最快的。那种龇牙咧嘴猛冲猛撞最后出来的成绩都不行。但是因为下面两条的存在,这个节奏的把握有点难,具体来说就是--这里是变节奏的。2、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绕桩场地的位置是设置在赛道的最后一个弯上的,逆向赛道行驶方向,起点在大直路,掉头点在最后一个弯上。桩桶摆放不是一般我们熟悉的直线型,而是逐渐向左转弯(去程),而且其实桩距也逐渐略有缩短。3、这里居然是有点下坡的,这个实在是有点阴险,不跑看不出,一跑很容易越跑越快。我第2次练习的时候就中招了。其实这个环节的绕桩是去程越跑越慢,然后在掉头弯重刹,使出吃奶的劲快速掰一把方向(不然还真过不来),然后回程尽量冲,越跑越快,然后一脚刹在停车区就搞定了。在桩桶中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车速,利用收油重心转移到前轮的时候入桩,一旦入桩就加油出桩,油门转向注意配合,要保持平稳流畅。R8在这个环节表现出超跑的优异特质,绕起来非常得心应手,根本不需要考虑什么侧倾,什么抓地不足,什么推头甩尾,犹如砍瓜切菜一般忠实的执行你的驾驶意图,终极驾驶机器在这个时候是隐形的,你感觉到仿佛只是自己在跑一样。在这个环节每人连续练习两圈,计时一圈。我第一圈练习用来熟悉车子和线路。第二圈试着冲一下,看看车子极限。计时圈的时候再稳稳的跑过去。
计时圈开始做的还不错,结果掉头的时候一眼看错,把最后一个桩看成掉头位了,导致过早刹车,不得不加一脚油才开(根本不是跑)到掉头位处掉头。回程没什么好说的,尽量冲就是了,越跑越快,最后一脚刹停在停车区。33秒搞定,当日第一,甩开第二的2秒,珠海站培训第二名。我想如果没有那个失误的话。。。。。。。(哪有那么多如果啊)
第三个项目是紧急避让,场地的布置如下图:
R8在这个环节表现出来的主要是强大的加速性能,油门响应非常直接,踏下油门踏板车子马上冲出去。500多马力、3.6秒的车,也无需太多描写这种加速的力度了。不过在反复的起步加速中,我尝试过几次弹射起步,左脚踩住刹车,右脚深踩油门,转数上来之后松开刹车踏板,然后。。。就没然后了,车子莫名的泄了气一样没什么反应,接下来才又跟直接踩油门一样的加速了。貌似弹射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有两个可能,一是我转数吊的不够高,一是因为这车是双离合的。印象中双离合的车对弹射起步的处理都比较小心,毕竟这对离合器的磨损是巨大的。
接下来就是吃饭休息,下午开始正式的刷圈儿。小声说一下,因为我同车的搭档下午有事走了,下午的赛道驾驶环节我直接跑了双份的,24圈,真是价格便宜(新车评送的嘛)量又足!
先是半小时理论课。主要讲的是下午刷圈的规则,跟车距离、节奏、如何变换车位等。
这个环节教练开着rs6跑在前面,我们三辆车跟在后面尽量复制教练的路线,熟悉刹车点、入弯点、Apex点和出弯点。教练则用后视镜观察学员的驾驶情况,通过对讲机纠正大家动作,安排轮换排队次序等等。一轮跑4圈,3圈正常跑,1圈散热,然后进维修区换人。每人一共进行了3轮(我就是6轮啦,哇咔咔)。
因为同组有几位学员水平实在是不太行,多数时间车队速度都不快,离R8的极限还老远去了。轮到我跟教练车的时候,故意紧紧贴住rs6后面,教练一看后面跟的紧,也就放开了一些速度,前半圈开的还是比较快的,可是好景不长,我后面的车冲进草地吃了点草,虽说直接开出来继续了,车子也没什么损伤,但教练还是把速度压得更慢鸟。痛苦。整个下午只有一次在大直路上,我故意留出一定距离后全力加速,冲到200多,可惜又被前面压住,不能一直加速到末段刹车点。
这一下午的刷圈,虽然速度跑不起来,我还是尽量按照正确的轨迹走线,直线上慢点拉开距离,弯道上快点,感受车子自动推出去走出来的线路,争取切到合适的Apex点上。注意眼睛看着Apex点和出弯点,找准入弯切过去的感觉。对于之前只跑过一次肇庆赛道的我来说(那时候根本找不到感觉),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当然,我也应该是全场最认真的学员之一,全程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程保持头脑清醒的学习、记录、分析,现在可以做到在脑子中默出每一个弯角。经过这次学习,我对珠海赛道有了一个基本的初步认知。
1号弯正确切入之后,要把注意力放在出弯点上,这样走出来的线路才比较科学,不会在这么大而宽的弯上“迷路”。
我最喜欢4号和10号两个左转弯,在一路右转中的两个左转是多么的适合咱们左舵车啊。其实是因为这是两个最最简单的直角弯,对于新手来说,最基础,最简单的东西才是教科书。
7、11两个发卡弯,以前我是最怕发卡弯的。在三水比赛的时候,每次都在这里掉不少成绩。现在看来,还是没找对Apex点。在这种发卡弯中Apex点比我想象的要靠后很多很多。
刷完圈迎来的是这一天对我影响最深的环节。因为绕桩跑了第一名,有幸第一个试乘外国教练驾驶的R8 LMS赛车。说影响最深是因为。。。。我到现在还觉得脖子后面的肌肉酸痛难忍,这赛车每次重刹的时候我那带着全盔的大头简直就像飞出去了一样,任你怎么算刹车点提前准备,就是扛不住。
很可惜,我手里没有自己穿着赛车服的照片。
这个赛车用的是序列式拨片换挡变速箱,动力上也没有感觉比普通R8高多少,主要是坚硬的悬挂和恐怖的抓地力不同。每次过弯的时候,随着悬挂嘭的一声,你能明显感受到整个赛车的重心转移到外侧车轮上,但是几乎没有侧倾,非常流畅的滑过弯心,然后开始大力加速。头一圈的时候,车手甚至还在过弯的时候扭来扭去暖胎,实在是把我吓的不清,这赛车的极限倒是有多高!然后就是恐怖的高速弯,根本没有一点犹豫,全程保持加速通过,在前两圈我的心一直是悬着的,待到第三圈终于适应了,却跑完换人。。。
然后就是颁奖合影环节,大家看看有人认得出这美女没?深圳车友应该认得的比较多。
外观就不说了吧,到超跑这个层次讲究的不就是个性化么,谁说也没用,车主觉得好看就行了。
R8的车厢放在现在来看,确实有点落后,需要换代了。座椅设计还是很大程度上兼顾了日常使用,总感觉对大腿、肩背部的固定不足。方向盘还是大众最爱用的平底款,方便上下车,一般弯角没问题,都能一把过,在掉头的时候这种不圆的方向盘就很烦了。关于转向力度,这个要再说一次,真是太太太重了。重到我觉得真的没什么必要,就这力度,如果在狭小的停车场泊车停位,接下来确实是要多吃一碗饭的。而且,这套转向系统准是准,但却没有太多的地面反馈,仍旧有大众集团的转向没味儿的传统。
生猛的发动机响应真的很快,油门一动车身马上就有反应,就好像密齿比的手动挡车放在一档开似的。一开始我很不适应,车子开的一顿一跳的。7DSG变速箱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换档相当快,动力衔接非常顺,不过今天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赛道上了,并没有去试一下手动拨片换档如何,相信肯定也是非常不错。R8有两个驾驶模式,一个是普通模式,一个是运动模式。在普通模式下,动力系统还算能尽量保持克制,做到普通驾驶能忍受的程度。在运动模式下,如果你开的慢,那可真叫一个难受了。发动机没有4000转不升挡,速度稍微下来就轰的一声给你降下档,紧随着的是发动机制动带来的车身剧烈滞动,上午的时候我甚至以为这车变速箱坏了,跑去问教练。。。不过在下午刷圈的时候,运动模式的优势就出来了。只要你以一个比较快的节奏驾驶,这变速箱就能充分配合你的需求,加速的时候绝不提前换档,弯前刹车的时候一声声哄哄的补油帮你保持转数准备好动力随时供你使用。你就只管专心走线就是了,根本不用操心动力。
R8的刹车也是我觉得很奇怪的一个地方。这套刹车系统力度十分强大,耐高温性能也是异常强悍,这么乱开一整天不见一丁点衰减。不过从刹车踏板的感觉上,却跟我想象的超级跑车很有差距。踏板踩下去轻飘飘的没有反馈,刹车力度是随着踏板深度线性增长的,很容易控制,不过就是没有从踏板传回的信息,一切都要靠屁股接收。
关于悬挂、四驱系统的极限,这还不是我的驾驶技术能够触及的。在弯中,整部车就像走在铁轨上一样,死死咬住地面。有几次掉头弯故意超速入弯,车子也只是有非常轻微的推头而已。在弯中小心的多给一些油门,除了正常的走线变大之外,没有出现期望中的任何动态,就这么四平八稳的过去了。从这方面看,超高的速度和超高的极限就一定能带来超高驾驶乐趣么?我看未必,相反我更欣赏86这种动态丰富的车子,起码即使你不是舞林高手车子也愿意跟你一起跳舞。
出了赛道,回到我自己的ATS上面,突然发现小白上的一切都变得软绵绵的了。加速软软的没感觉,悬挂变得舒舒服服的,保持良好感觉的是转向和刹车踏板的反馈。回来这100多公里的高速上面仔细体会,发现ATS的悬挂设计真的很厉害,即使开了一整天的超跑,在ATS上仍然不会粗糙简陋。加油小白,下周末带你去跑GIC!
2014-10-21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