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的故乡就在成都郊区,但那时的郊区更如今深圳的宝安、龙岗完全是两个世界;因此,出生在农村的我小时候很少见到汽车,再加上家里比较穷,一年也就只有一两次坐火车去外婆家的机会。 70末80初的火车还是烧煤的蒸汽机车,黑黑的车头挂着一幅红色的脸庞,当然传动轴也是漆成红色的,运动时感觉特别有力、特别好看。等到七八岁的样子才换成了烧煤油的内燃机,后来逐步被电车代替。这就是车最早留给我的记忆,坐火车也就成了我很值得回味的童年趣事。真正对汽车的印象还的从拖拉机说起,我们小时候当地土话叫拖拉机为"爆母鸡",因为拖拉机开动起来的声音就像母鸡下蛋的声音,因此每次听到村子下面传来"爆母鸡"的声音,我们都会很兴奋的跑下去看,尔后偷偷的尾随着它,趁它爬坡速度慢时双手攀到车尾门上,双脚就顶在后门板上尽量不露出头而被司机骂。可家乡的那条机耕道实在太烂了,拖拉机晃动很大,我们也跟着一甩一甩的,力气不够或攀的位置不好的小伙伴多半会被甩下来,可我们根本不觉得维修,爬起来又跟着追。因为坡陡再加上我们几个"超载"的,车头经常传来霹雳啪啦的换挡声,而且明显感觉司机已经把油门踩到底了,因为车头冒出来的黑烟已几乎将我们淹没 ...... 后来村里居然建起了几个很大的物资储运仓库,慢慢的也有一些小车通过铁路长途运输到这里临时存放再中转到别的地方。刚开始最多的四轮农用车,类似于如今的皮卡,只是尺寸要小很多。这种小车后面的挡泥板是左右各一块悬挂的橡胶皮,计得有次我们四个小伙伴从仓库的排水沟溜了进去,车是不可能偷的,于是便用镰刀割挡泥板。每人才割了几块就被库管员发现了,他手上拧着一个足有六七斤重的榔头;吓得我们扔下挡泥板就跑,还好我们离围墙进,围墙也不算高,我们几个蹭蹭几步上了墙,再飞身跳了下去。如今回想起来,那时的我们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后来慢慢的有了轿车运过来存放,最多的两款是奥迪和红旗,当然就想能坐上一回就感觉很荣耀了,至于将来要拥有一两自己的车,那是从来就不曾想的奢望。当然,有了第一次被人追"玩车"被人"追杀"的经历后我们再也没赶进去割过挡泥板,最主要的仓库养了几条狼狗。后来这几条狼狗居然成了我们上学、放学路过时必须打招呼的好朋友。转眼这些事已快30年了,可每次想起仿佛就在昨天。而今,我已有了自己的爱车,可不管时间怎么流逝,这人、这车的故事会一直延续下去.....
2012-03-19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