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车库

话题31227条    关注918人

+关注
话题

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

2005年12月西安会议后,几位志同道合者同游华山,虽然那时已是冬天,虽然前几日曾有小雪,但毕竟机会难得,谁也不想错过。头天包好了车,联系了一个美女导游,第二天起早驱车直奔华阴市。日期时间照片上都有,就不墨迹了...

华山游客中心前的雕塑,民族本色不知是不是蒋的作品

华山的险被悬于高空的缆车轻巧轻松地化于无形

华山索道是由华山景区与武汉三特公司合作经营,购置奥地利多贝玛亚公司的设备,耗资8909万元人民币,历时三年,于1996年4月10日开始营运。索道全长1524.9米,垂直落差755米,平均坡度59.2度,技术难度之大,国内罕见,人称“亚洲第一索”。

乘索道直登北峰

“华山论剑碑”——金大侠在一块人造石头上写上“华山论剑”四个字,引得无数游人争相在此留影。据说这是当地领导专程去香港邀请,并用滑竿将年迈的金大侠抬上华山而题的,很不容易,很有创意的一个点子,让整座山添加了一股精气神。

2003年10月8日,一代武侠大师金庸来华山,与北大教授严家炎、“巴蜀鬼才”魏明伦、“武侠导演”张纪中、编剧杨争光、“北大醉侠”孔庆东在这里坐而论剑。

金庸先生一生先后完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小说,在华人世界影响深远。金庸在我国的千山万水中寻找到一个至高无上的侠客擂台——华山,因为华山雄伟的山势就象挺立在中华大地中心的倚天之剑,华山论剑就是在剑尖上的挑战。在金庸的小说中,华山论剑举行过3次。

王鲁湘说:金庸三次华山论剑的描写,是他对武侠境界的三次理解不同,可以说是认识的深入和递进。第一次华山论剑就是把天下的武林高手选出来到华山顶上比武功,五大高手事实上没有高下之分。第二次华山论剑事实上没有一个结果,因为到底谁是天下第一,在描写当中看不出来。第三次华山论剑,中心是老顽童,他武学天下第一,和欧阳锋正好是两极对立。老顽童千方百计忘掉他所学的武学,求而不得。这表现了金庸先生对武学当中某种境界的思考。

在华山,我不仅被它那鬼斧神工的壮美景色所吸引,而且对镌刻在悬崖峭壁上的各种摩崖石刻印象深刻。自汉武帝封华山为五岳之西岳以来,汉、唐、宋、元、明、清的文人骚客、大儒显贵、高僧明道,在华山留下以记游、赞景、抒情等内容丰富的石刻570余款,有年可考者250于方。石刻书法有楷行草隶篆等多种字体,字迹或潇洒、或浑然、或苍劲,竞秀争艳,分别镌刻在道路两旁,这些悬崖峭壁上的石刻,就像是一幅幅凝固的历史图片,经历了岁月的风风雨雨,俨然成了华山的一部分,它们让游客在饱览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受到了人文艺术的熏陶。因而华山又是一个书法艺术的宝库,被誉为镌刻在岩石上的书法博物馆。

金锁关,又名“通天门”,是通往中、东、南、西四峰的咽喉要道。所以杜甫《望岳》诗中有“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括通天有一门”的名句。 道家言,华岳为仙都,朝山拜圣者,登关门,抵中污,经仙水冲涮,圣洁在心,俗念不生,方能超尘脱凡,真正领会仙乡的妙处。过通天门,主峰嵯峨在目,别有洞天,故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之说。 金锁关的原门楼建筑为明未道士胡真海所造,后来被毁。现在的关门为一九八五所重建。中峰,居东、西、南三峰中央,是华山主峰之一,相传这里曾是玉女隐居之地,故又称玉女峰,海拔约为2042.5米。

逸神崖,“云海”二字的落款题“萧”字样,颇令人费解,导游小姐介绍说:这四个不同的日字其实是两个字,上边的“日日”是两相并,为“昌”字,下边的“日日”二字是左小右大,乃日月相并,为“明”字,由此可知,“云海”二字为萧昌明所题。不知真假,也不知这个萧昌明为何要这样写。

相传,唐代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宪宗遣吏到凤翔迎佛骨入宫,韩愈阻谏,得罪宪宗,欲置他于死地,后来经百官求情,被贬为潮州刺史。到第二年夏,韩愈在赴任途中登华山,曾在西峰等地方留下了诗篇。但下到苍龙岭时,因畏惧其险峻,又慨官场之残酷,自己失意,而放声痛哭,将所带诗书抛向山下,并写下遗书与家人诀别,华阴县令知道后亲自带人接他,这才下得山来。后有好事者在“逸神岩”刻有“韩退之投书处”六个大字,讥笑韩愈的怯弱

云天弧光

苍龙岭。因为这条岭脊青黑,蜿蜓盘旋,就像苍龙腾空,因而得名。岭脊上、下高差约500米。在唐代以前,此路初通,仅凿石窝,两边并未加栏,登岭多是爬行,如骑龙背。到了明代,这里虽比唐代好些,但仍然很危险。解放后,1964年,将原岭鱼脊形凿平加栏,1985年,又继续下凿,才将岭道拓宽。现在游人至此便不觉有多危险了。

王母宫,里面供奉着王母娘娘,有兴趣可以进去拜拜...

同行者们一路急行军,为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攀上华山极顶。而我却悠闲的欣赏摩崖石刻,在为几位女士拍照的间隙,拍了很多的石刻相片。其中这四个字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

民壬戊冬,陕督军署副官合肥殷锡岩刻的“愿为冬日”,字体棱角分明、刚健有力,语句精短、意境高远,颇有个性。顺便提一下貌似戊是个别字,查了一下,有壬午年~1942年、壬戌年~1922年,还奏是没有壬戊年,请有识之士指正。

民国五年(1916)袁世凯死后,各省行政军事长官多称改称督军,殷锡岩是副官,级别应该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助理或办公厅主任一类的角色。试想:冬天的太阳照在人身上多温暖啊,多受人欢迎啊。难得的是,殷锡岩有恩泽天下的愿望:愿意做冬天的太阳,并且把这四个字刻在登华山的要道苍龙岭上,让众多的游客看到他的抱负。不知道这位仁兄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

“华夏之根”石刻在擦耳崖道旁石壁上,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同志1996年9月9日游华山后所题。

1949年5月25日,华阴解放,国民党保安旅旅长韩子佩带领残部400余人逃上华山,负隅顽抗,我人民解放军为全歼残敌,刘吉尧等八位勇士从两岔口出发,攀悬崖、越峭壁、过猩猩沟、老虎口,占领北峰,创造了“神兵飞越天险,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今天,人们为纪念英雄们的丰功伟绩,立下此碑,碑后有“军魂”二字。

这条便道就是“智取华山路”,全程长2公里,共有3999级台阶,直达北峰。

这块石头上面的天然图案很像中国地图,连台湾都有,故名:中华石。 碑文记载:此石形成于一亿三千的白垩时期,云母花岗石,重498千克,公元2002年5月20日发现于华山仙峪景区,石面浮雕般凸现制中国版图。命其名,江山永固中华石。

最后给导游美媚亮个相,感谢那天她一路相伴,不知她现在还做不做导游,如果还在做,也算是帮她做个广告吧。

总结几点简直的经验:

1、华山不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是非常考验胆量的。华山的路比较难走,有很多只能放小半个脚掌的台阶,对小腿肌肉是个很大考验,而这些路段的坡度一般超过60度。不过华山的安全措施作的不错。

2、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

3、如果时间不充裕、体力有欠缺,可以考虑索道上去,到北峰之后再去西、南、中、东峰,而苍龙岭、金锁关等经典景点都在必经之路,所以没有必要把有限的体力浪费在下面这段路上。

收藏

2012-03-31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