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车库

话题31227条    关注918人

+关注
话题

二庞收萨博不及吉利收沃尔沃

庞大集团和庞青年的青年集团收购萨博,虽然收购资金只有1.45亿美元,比吉利收购沃尔沃付出的资金要少得多,但在人们心里引起的震撼远不及吉利收购沃尔沃。

这一收购案的争议与生俱来。

吉利收购沃尔沃一开始虽有争议,但随着吉利出其不意果断扎实的推进,其速度和执行力度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还没缓过神的时候,收购案已经完美收官。其果断神速操作的智慧令人称奇,也征服了几乎所有对收购案略有微词的人。

也许是首因效应的关系,二庞收购萨博,关注度和反响已不再强烈。但这也不是问题的全部。

老萨博三心二意、意马心猿、朝令夕改、吃锅望盆,让国人大为不齿。在人们的印象中,老萨博种种举动已是自贬身价,国人对其信任度大降。再有收购绯闻,也大多呈现麻木状态。

伴随着争议,很多人不看好这桩买卖,原因很多。

一是萨博品牌已经日薄西山。

老而陈旧是萨博的主要缺陷。不是品牌老。是品牌没有活力,没有生机,失去了创新的血脉,没有了焕发青春的潜力。而是老迈无力:经营运转停滞,经营资本枯竭;外债如山,网络僵死;劳资关系庞杂无序。4.9亿欧元的外债象一座大山压在头上,喘息不得。所以才四处投靠,遍寻出路而不得。萨博品牌无疑是世界高档车著名品牌,但其辉煌已成为过去,它的技术只停留在标杆地位,作为经典被历史铭记,而作为产品,缺少后续开发潜力。后来居上的德国涡轮增压等属于萨博独有的技术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俟产品力创新力枯竭,品牌力将是无源之水。等到萨博引以为傲的那些独门技艺被收购者消化吸收,只怕德国、美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先入为主、绝尘而去,学来的技术也已经落后多年。

二是萨博企业已是空壳。

资产黑洞、网络麻烦已经让萨博成为强弩之末。著名高档品牌已是徒有虚名,可利用价值今非昔比。更要命的是,萨博的主要技术已被北汽购买,包括所有相关的、完备的技术设计规范、标准和流程(整车、系统、零部件)、 9-3 BOM(材料清单),所有CAD数模和图纸、供应商开发管理体系、所有系统、零部件失效模式分析、满足设计要求的试验/试制计划、流程和报告,CAE分析模型、计划和报告、整车制造体系: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艺卡、整车质量管理体系。这7项内容意味着上述资产都是在国内生产萨博9-3、9-5等车型必不可少的技术。任何合资企业要在中国国内进行本地化生产,都必须掌握上述内容。

二庞收购萨博,不知这些知识产权权归何处。难道还要一仆二主?

看看这个被掏空了的没有创新潜力、没有长远价值的萨博,就知道为什么购买沃尔沃用了18亿,而购买萨博只需要1.4亿了。

三是萨博背景关系复杂。

2000年,通用汽车公司完全收购Saab汽车公司;2010年,荷兰跑车制造商世爵收购萨博;2009年12月北京汽车收购萨博的资产覆盖了萨博的整个整车开发体系,主要知识产权包括三个整车平台和两个系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变速箱的技术所有权。萨博与通用、世爵藕断丝连,与北汽关系暧昧。其资产和知识产权关系庞杂不清,厘清关系,劳民伤财。

四是萨博产品与中国大众过于疏远。

目前进口萨博9-3、萨博9-5的售价分别为28.50-63.50万元(人民币,下同)和39.00-54.90万元之间。这一价格定位和萨博的车型定位,都将萨博产品设定在远离大众的个性化二流品牌的档次上,前有已经深入人心的宝马奔驰奥迪,后有即将焕发青春的沃尔沃和众多合资品牌车型,因突出的个性化而备受局限的萨博车型在国内市场命运如何,实在存有众多的不确定性。

即使这样,笔者对这桩收购案还是乐见其成。如果二庞资金渠道顺畅,国家相关部门畅通无阻,资产关系权属清晰,或者二庞的国际运作能力超强,低价购买100%萨博股权还是一件好事。虽然萨博已经日薄西山,但其技术上确有独到之处,如果举一反三,加强研发,值得挖掘的技艺仍然很多,能够发挥一定潜力。毕竟经过消化吸收,洋为中用,就成了自己的东西。中国多一个自己的高档车品牌,对自主品牌企业进军高端技术,是一个示范和带动。

作为局外之人,只是旁观分析。最终结局,我们还是希望二庞能够成功。

收藏

2011-11-03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