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全球化下的蛋
怎么看待纳智捷这样一款车?
鄙夷者斥之为山寨,中立者视之为拿来主义,机械美学爱好者视之为离经叛道……也许还可以举出很多诸如此类的观点。但归根结底,纳智捷最本质的特点,既不是华丽耀目的各色电子装备,也不是看似扑朔迷离的平台来源,更不是打着生活馆和Luxgen MM这样噱头的营销模式。
它,就是全球化下的一个蛋。
如今,我们面对生活电器,还有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已经可以坦然接受它们国际化的品牌和技术来源。只是在面对汽车时,似乎总有一种思维惯性,把我们拉向类似”血统论“、”出身论“这类不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观念陷阱里。也许是汽车相对于很多国人而言,依然是某种身份的代言,它承载了太多消费者与观者的期待,承载了太多本不应该由普通消费品所承担的文化意义。因此,当通用利用这种心理,把一个韩国车,包装成美国品牌的时候,消费者之所以愤怒,之所以感到被愚弄,其实并非单单来源于技术、规格这些理性层面的指标。他们的失落,是心理上的。他们要的不是多么优越的技术,而是具有纯粹”身份/血统“的车型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优越感。可如今,如果把挂着各国品牌的车子的配套商/供应商拉出一个列表来,又有哪一款车,可以信誓旦旦地担保,这辆车,所有的零部件,都是本地制作的?
所以说,全球化下的蛋,早已俯拾皆是。
纳智捷当然是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它有悠久的乘用车制造历史,甚至比一汽还要长;它有过自主研发的历史,也有过断层;它在短短两三年内推出两三款新车型,从平台到动力总成到电子设备,不是引进就是外包或是合作;它甚至在纳智捷品牌发布前一年,就在杭州签下厂区开发协议,来大陆圈钱意图昭然若揭……如果以稍微正统一点的眼光看,过度通用化,以及缺少二次开发/改造能力的后果,使得纳智捷SUV存在一些先天的缺陷,比如纵臂扭转梁的后悬。换言之,裕隆真的是以做手机的思路来造车:处理器、屏幕、操作系统、电池,都是现成的;只要自己整合下,找个代工厂开几套机身模具,就能任意搭配出高低端手机,甚至平板。这恐怕确实会让那些倾向于将汽车视作工业美学结晶的车迷们难以接受。
但话说回来,纳智捷本来就是裕隆谋划自救复兴的一步棋。它的出现,并非基于本田宗一郎理想化的机械与竞技狂热;它就是要在短时间内搏出位、搏市场、搏销量的。消费者喜欢大气外观,好,我们弄一个大型MPV的平台给你;消费者喜欢SUV,没问题,套上SUV的壳儿,安上四驱;消费者喜欢奢华体验,简单,所有豪华品牌在高端车型才提供的神马全景摄像头/夜视仪/吸顶式大型液晶屏/内置硬盘/互联网应用和娱乐/高级音响/棕色和黑色全真皮内饰及座椅……市场想要什么,它们就提供什么。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的全球化,加上台湾特殊的地位及视野,使得纳智捷这个后来者居上的神话,至少在台岛得以部分实现。
既然是迎合市场,那么,全球化也算不得纳智捷的原罪。
它,不过是全球化下的一个蛋而已。
【Fin】
纳智捷身世的系列文章:
借壳生蛋,还是自主原创:纳智捷的身世(1)
纳智捷的身世(2):选择的困惑
纳智捷的身世(3):盘根错节的厂商背景
纳智捷的身世(4):底盘、悬架、动力
纳智捷的身世(5):底盘、悬架、动力(续)
纳智捷的身世(6):结语
2011-09-29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