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车库

话题31227条    关注918人

+关注
话题

话说纠结的中国式购车

说起来中国的消费者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相比,买车纠结很多,对于普通的人来说,一辆车的确价值不菲,每个人都希望用最少的钱买来自己心仪的车。所以在选车这个环节往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以月或者年为单位。不断的从各种渠道去了解、分析、筛选,首先是什么价格,什么车系,然后是各种数据比对,各种传闻验证,各种身边人的意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个人认为:1、真正的自主品牌发展不起来。

本人并不赞同龙永图的观点,因为有没有这个自主的概念应该是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成立的。如果中国本身是发达国家,同欧盟、美洲、亚洲等各个地区的发达国家并没有关税壁垒,而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发展模式已经成熟,可以同外来车系在各个方面一较高下,那么外来车系哪怕是和现在的国内市场一样即合资车占到了销售量的绝大部分份额,相信国民都不会有这么大的自主情节(当然买不买是另外回事),说到底还是恨铁不成钢。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中国畅销的几大车系所在国的自主品牌占其本国的汽车销售总量无疑是很大的比例(在此,将欧盟视为一个国家;美国是外来移民形成的国家,所以其他车系在美国也拥有相当的比重)。在这种情况下,龙永图的观点似乎很可笑,他的想法可能代表了一部分高层在改革开发以来思想转变后的信仰或者价值观,但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特征和尊严,不以底层劳动人民的想法为指导,注定要遭人唾骂。似乎跑偏了。

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生存现状报告”中提到,自主品牌仍持续徘徊在低端市场,与合资品牌差距相当大,国内没有任何自主品牌能达到行业平均标准,而且在自主品牌的发展过程中频频遭遇瓶颈,面临着相当的危机和挑战。但是,从近几年的各种数据来看,自主品牌还是在一点一点的进步,虽然国内高层在自主品牌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制造壁垒和限制,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这就够了!!2、中国的消费者没有真正的汽车文化底蕴。

汽车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的汽车产业却是从80年代才开始蓬勃发展,而普通民众接触到汽车也是从80年代才开始,短短的30年的时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销大国,可以说在市场层面上用30年的时间走过了世界的130年的路程。所以,在文化的这个层面上,普通的消费者是不可能跟得上行业的发展的。这种文化的缺失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的。

从现状来看,国家层面上的法律法规还正在完善,各种监督、监管的措施并不全面。消费者对于国内某些在掺杂了很多其他因素的官方数据并不认同,对于某些阻碍行业发展事件的处理带有明显的人为干预痕迹和独有的和谐特色,在这方面我是不愿意多说的。从这一点上讲,汽车行业的规范和林林总总对于消费者的汽车文件底蕴的形成是起到破坏性作用的。因此,中国消费者的汽车文化观念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来完善。3、生产厂家的心态和4S的态度。

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完全是卖方市场,普通的消费者在生产厂家面前,在4S面前,甚至在法律面前都是弱者。在这种环境下的生产厂家和4S的心态几乎不考虑消费者的反应,君不见因质量问题各式砸车,各式4S门口堵车,各种投诉,各种抗议,甚至各种极端的行为,而最后的结果呢?君不见4S前恭后倨,人为刀殂,我为鱼肉,

因一己之利,不顾损人,但最后呢?大家心照不宣。那个在美国消费者面前点头哈腰,赔偿万金,人模狗样的东西在中国还不是一句话就搞定中国消费者,以后该咋办还是咋办。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顾客是上帝,生产厂家和4S是TMD的佛教教徒。

现在的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刚性需求较大,是个汽车制造商都能够赚钱,连力帆老板都说做汽车和做摩托车不是一个档次的,可窥见汽车行业的利润,尤其是合资企业的利润那更不是自主品牌可以比的。不管是国内某些人还是国外公司都将合资企业高额的利润分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故在消费者一旦有不利于厂家利益诉求的时候,那些顶着人民头衔的官员比外资公司还愤怒,如此,还是洗洗睡吧!

当然,在这些过程中,不免的还是有“英雄”出现,这个是值得我们敬仰的,但是普通人又有几个能承受得起?还是有才的中国网友说得对:英雄?英雄!你不看看英雄所付出的代价?

以上说的各种现象加重了消费者购买的忧虑和无奈,恨不得在买车之前把所有的细节,所有的顾虑都考虑进去,那么有谁能很轻松的购买一部汽车呢?希望,也只能希望我们普通消费者能没有顾虑去买车,没有顾虑的去用车,只是希望不要让我们等得太久!!

收藏

2014-04-12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