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曾昭庆@新车评
这回一开始领导让我到丽江试车,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高原试车实在是很烦,照片不好拍不说,试车也总不能好好地试出它的性能——我又不能加特技,duang。不过当知道这回到丽江试驾的是国产的QX50时,我突然有了兴趣,因为我对这台车的大部分印象,还停留在多年前新车评网的那篇EX35车评,那个时候我还是新车评网的忠实读者之一呢。这么多年之后去试EX35的香火延续者QX50,好像很有意思啊,所以我就同意了,duang……
QX50到底是什么级别的车型?
在正式地评价QX50这台车之前,我要再次向大家说明它的车型级别,因为我发现我身边都有不少人搞不清楚这台车的定位。QX50源于之前的英菲尼迪EX车系,那个车型推出至今已经差不多有7年了。在英菲尼迪变更旗下车型命名规则之后,EX变身为QX50。而EX又是什么来头呢?其实,当年的EX,就是在大家熟悉的G35轿车平台上开发了。所以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有点清晰了:既然源于G系列轿车,那EX就是与宝马X3、奥迪Q5等一票车是正儿八经的同级车咯!那么,为什么当年还有很多人误以为EX是和宝马X1是同一级别的呢?我猜想,可能是因为当年EX的车身低矮(与传统SUV相比),且后座也比较小,所以很多人就觉得它和同样低矮、后座同样小的当年还在进口引入的宝马X1是同级车吧。
这次东风英菲尼迪把QX50引入国产,我认为最应该注意的有两点:一,其售价下探到了35万元左右,暂时是目前这个级别起步价最低的车型了;二,国产后的QX50轴距加长了80mm,有望一举解决以前的EX后排空间极小的大问题。带着这两个重点,我们下面正式开始说国产的QX50。
外观与元祖EX相比有变化,但变化不大
以前的EX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卖得并不好,所以我们对其外观的印象也大多停留在其刚引入中国的08、09年那时。现在的QX50与那时的元祖EX相比,车身整体轮廓未变,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做出了变化,例如中网、保险杠等。就算有了这些改变,我们仍然能在其身上清晰地看到G35的影子,清晰地看到G35那个年代英菲尼迪的典型设计风格。
但我这么说,并不是说QX50的长相老土、过时了,相反,我现在还觉得这是一台挺漂亮的车。英菲尼迪在车身上玩这么多曲线设计,已然成为一种经典,而且这台车到现在仍然和英菲尼迪的其它新车型外形上毫无违和感。更值得一提的是,国产版在加长80mm后,也丝毫没有影响到这台车的整体美感,仍然显得非常协调、流畅。
车厢才是老态尽显,但后座挽回分数
虽然QX50的外形并未过时,但它的车厢却是老态尽显。虽然英菲尼迪给它换上了家族里最新式的方向盘,还微调了一下内饰的配色,但很多设计仍然让我吐槽。例如它的中控台,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不仅仅是欠缺美感,而且按键极多、难以上手。中控台上的那个屏幕菜单界面维持老样式,连全景摄像系统的画面似乎也是以前的东西,拼接的都不如东风日产新奇骏上的好——要知道,让中国人第一次见识AVM全景影像系统的好用,就是以前的EX35,怎么它自己都把自己的王牌卖点马虎应付了呢?
人机工程、便利性设计也都不够好了。前排座椅和方向盘(虽然是电动调节的)可调节幅度不大,我坐上去调了半天都没有调到一个非常好的坐姿——这原本应该是日系豪华车的强项,但QX50明显比不过现在的奥迪Q5等欧系对手了。前座椅的座垫也偏短,长途行车对腿部的支撑不够好,这也是应该改进而没改进的。
储物空间原本就是以前EX的弱项,放到现在来看更不够看:手套箱很小;排挡杆周围除了两个杯座就没什么储物空间了;前门上的储物格放不进饮料;后门上,干脆连储物格都不提供了……
好在,加长的80mm没有白费,国产QX50的后排空间挽回了分数。它的后排头部空间不错,我180cm的身高坐进去起码没觉得憋屈。后座的腿部空间,我当时坐上去主观上就觉得比Q5要宽敞,后来我看了一下实测数据,无论是后排的纵向空间还是膝部空间,QX50都比Q5要大了5cm左右,很了不起了!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就完全会把我前面的那三段话给忽略掉了。
尾厢,不能不提的亮点
其实QX50的尾厢亮点更多。虽然它的常规容积不算大,但一些细节设计实在让人感动,似乎又把我们带回那个日本车厂疯狂追逐欧系豪华对手的年代。例如它的那个行李厢遮物帘,连拉手的地方都是镀铬的;遮物帘在收起不用时,英菲尼迪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卡扣,可以将遮物帘固定住、不让它在行车时发出一丝的多余的噪音。这些很小很小的地方,就是当年日系豪华品牌横空出世时,最容易给人感动的地方。
尾厢内有开关,可以电动控制将后排座椅放倒或拉起;另外在前排的中央,也会有让座椅电动复位的控制按钮。你可能会说:“吹咩!雷克萨斯NX也有!”是的,NX也有,而且NX那个更高级,放倒时是缓缓降下的,还附赠了电动后排调节功能。而QX50的这个座椅放倒是一按,啪挞一下就倒下去了;升起来时,还要一直按住按钮才行。但是别忘了,这台车的设计年代可比NX早多了,而且在QX50现在的这个价位,谁还能这么玩?
动态部分——高原:“怪我咯?”
前面说到雷克萨斯NX,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就“轮”过它好多回,这回不妨拉出啦再轮一次。QX50虽说底子是好几年前的了,但行车品质比NX还要好。它的底盘虽然也是和这个级别的大部分车型一样调得略偏硬,但碾过各种不良路面时,滤震的感觉仍然高级,不会像NX那样把很多零碎的东西都传进车厢来。隔音方面也是,QX50对路噪风噪的抑制,都明显比“新式”的NX要更好。同时,NX不是很强调运动性吗?QX50的运动性也不差啊,转向精准,车身在山路快跑时侧倾也被控制得很好很好。
甚至这一回,厂家为了让我们充分领略QX50的性能,包括它那套不俗的四驱系统(平时100%动力在后轮,必要时最多可将50%传递到前轮),还安排了很多非铺装的野外路给我们试驾。QX50在烂路上的车身刚性、底盘抑制震动能力、轮胎抓地力都表现得相当出色,是一台可以让人放心地在烂路快跑的车。只不过我认为这台车的离地间隙并不算大,再加上其定位原因,这个卖点可能只能作为“添头”,并不能成为很多人购买它的决定性因素。
就是这样一台在动态很多方面都表现出色的车,被我挑的刺在哪里呢?动力。可能是受到高海拔的影响,这次QX50的动力表现得实在是有些无精打采。2.5L V6发动机加7速自动变速箱的组合,之前我在M25上体验过,完全没有问题。但这一回的QX50,那发动机即使是一直拉到7000转,似乎也没有什么让人兴奋的冲劲出现——虽然,这台发动机的声线实在太美妙,同级那些2.0T没有任何一台有它的歌喉动听。那台7速自动变速箱也是,我之前在英菲尼迪的很多车型上都体验过它,虽然有时换挡顿挫较大,但身手还是敏捷的。可这一回,变速箱似乎和发动机一起着了魔,换挡动作经常拖沓,就算是我都换到了手动模式,换挡动作仍然慢,好像完全不能跟上QX50在山路上那矫健的底盘的节奏。好吧,我这里只能再说一次,我真的不喜欢在高原做新车首试,因为环境会带来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结尾:英菲尼迪在玩性价比,你造吗?
总之这次与QX50的初接触(是的,我和它是初接触,要是YYP来,就是久别重逢了),它给了我一个很割裂的印象:某些地方很出色,某些方面又实在难以让人忍受。但从市场角度来说,我觉得这台车还是有可为的,原因就是我前面提到了两点:它售价低;它空间大。这两点,对于很多要买这种不太实用的豪华SUV的买家来说,是有极大的吸引力的(是的,就是不太实用的豪华SUV,要实用您请买汉兰达去)。东风英菲尼迪在开始卖车之后,姿态摆得很低,便宜大碗似乎原本并不应该是豪华品牌的作为,但英菲尼迪现在就在往那个方向走。它的这第二个产品虽然有点回魂续命之嫌,但我们愿意给它“值得推荐”。
新车一对一
在前文中多次提到雷克萨斯NX,似乎都源于东瀛的NX和QX50更应该是直接竞争对手。但考虑到市场实际状况,在这个环节还是谈谈Q5吧。奥迪Q5是我认为的到目前为止,这个级别中最高度均衡的车,动力、舒适性、空间、装备等等等等,都没有明显短板。这可能也是它一直到现在,都是这个级别最畅销车型的重要原因。QX50在国产后其实一开始就瞄上了Q5,你们仔细看看QX50的定价和Q5的定价,非常的微妙。从产品本身来说,Q5仍然要略胜一筹,例如动力、底盘质感、装备等,都要压住了QX50,而且奥迪品牌目前在中国也明显比英菲尼迪要更有号召力一些。但QX50仍然可以抢走Q5的一些客户,凭借它的后座空间,凭借它配置很齐全的低配车型等。另外,QX50的自然吸气V6发动机、口碑良好的质量稳定性、更佳的售后服务也会吸引一些人放弃奥迪走进“鹰飞”的门。所以这两台车对比的选择题答案也很清晰了:Q5是全才,QX50是特长生,是不是放弃Q5选QX50,就看你对英菲尼迪所提供的“性价比”是否赞同了。
【东风英菲尼迪QX50初试印象】
突出优点:底盘质感好,舒适性不错;隔音水准较高;尾厢设计很人性化
主要缺点:动力表现不如同级主流对手;车厢很多设计落后当今同级主流水准
【新车评网推荐等级(初评)】
说明:初评推荐等级仅由初次试驾体验的印象得出,尚未代表新车评对该车的充分评价,敬请知悉。
【听听车评人怎么“说”】
点击这里或用手机扫描以下二维码,可以收听车评人试驾本车后的真人语音感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