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根据多方消息确认,本田与日产汽车正式宣布终止此前推进的合并谈判,双方已放弃整合计划。据悉,两家车企曾于去年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通过成立控股公司的方式进行业务整合,但最终因核心条款分歧未能实现
2月5日,根据多方消息确认,本田与日产汽车正式宣布终止此前推进的合并谈判,双方已放弃整合计划。据悉,两家车企曾于去年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通过成立控股公司的方式进行业务整合,但最终因核心条款分歧未能实现。
谈判破裂的关键点集中在双方对合并后股权分配比例及控制权归属的争议。本田方面提出的方案要求日产成为其子公司,但这一提议遭到日产管理层及董事会成员的强烈反对。此外,日产业界人士透露,企业内部对品牌独立性和未来发展主导权的担忧也进一步加剧了矛盾。随着协商陷入僵局,日产最终决定撤回此前签署的初步合作协议(MOU),双方合作关系宣告终止。此次合并失败反映出汽车行业竞争格局下,企业整合面临的复杂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本田和日产放弃合并计划发布后。本田汽车短线拉升,涨幅扩大至8%。日产汽车短线跳水,由涨转跌超4%。日产股价一度下跌5.3%。
作为前情回顾,在去年12月23日,本田与日产在东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共同宣布,双方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双方表示整个谈判过程预计在2025年6月前结束,同时在2026年8月成立新的控股公司,并且两家公司股票预计将在新公司成立前退市。
根据双方计划,本田和日产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合并后可实现整体年销售额超30万亿日元、年营业利润超3万亿日元的目标。而双方本次合作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应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快速变化,与特斯拉、中国车企展开竞争,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但在此当中,本田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包括任命控股公司的总裁,大多数内部和外部董事将由本田任命,而控股公司将由本田持股过半。
但后续到了今年的1月21日,本田汽车表示,到2026财年日产汽车的年营业利润至少需要增长三倍,才能顺利完成双方计划的整合。本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强调,日产和本田必须作为两家独立的公司运营,否则整合将难以实现。他还指出,提升日产的收益是“谅解备忘录的条件”。
此外,整合后的新实体设定了长期目标,即每年至少实现3万亿日元的利润,其中包括通过协同效应产生的1万亿日元收入。如果本田的收益保持不变,日产需要贡献约6000亿日元的利润,其中4000亿日元被视为最低要求。换句话说,日产需要在2026财年将其利润至少提升三倍,否则整合可能会被推迟或取消。
然而,截至2024年9月,日产的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了90%。公司已将全年盈利预期下调至1500亿日元(约9.5亿美元),较2023财年下降了74%。相比之下,本田预计在同一财年将实现1.42万亿日元的营业利润,这意味着日产的利润仅相当于本田的10%左右。
编辑说:很显然,此次的终止合并计划,是在于日产被本田要求的太高,但同时日产又不想丧失主权,最终导致合并终止。那么在目前来说,不管对于哪一方都没有绝对的好处,而在后续方面,双方的表现都是更加值得期待。毕竟在当下的市场,两者在新能源车型方面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在之后更多就要看看,谁会成为合并终止后第一个在新能源领域胜利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