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渗透率超20%,为何厂商却高兴不起来?

汽车大事记2022-03-23

[ “等等党”的想法,对新能源厂商来说绝非好事。]

M-usic

商界有个“10%规律”,当一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去到10%的时候,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长曲线突然变陡峭。这个规律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上,再次得到应验。

7年、5个月,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完成0到10%、10%到20%渗透率所用的时间。新能源车侵蚀传统市场的速度远远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然而,本应欢呼雀跃,为实现弯道超车的新能源厂家,站在这个时代巨变的节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中国新能源增速,究竟有多猛?

01

我们不妨以2014年特斯拉Model S进入中国,作为中国新能源发展的起点。大部分人认知电动车,都是从它开始。

那时新能源增长速度极其缓慢,公共充电桩还没铺设,开Model S等于暗示别人,我有别墅我能充电。这时新能源在国内的占比,手上没有准确数据,但应该无限接近于0。

直到2021年6月,新能源车国内销量占比才超过10%。等于新能源在我国的第一个10%,用了漫长的7年时间(2014到2021年)。但当到达10%后,“10%规律”的魔力开始展现,新能源增长曲线突然变陡峭。

我国新能源销量占比从10%到20%,完成速度异常迅速。就在完成10%占比的同一年,也就是2021年11月,乘联会便官宣新能源占有率超过20%。

第一个10%用了7年,第二个10%竟然只用了5个月时间,可谓是魔鬼式增长!回想一下,我的小鹏P7,就是这个魔鬼增长时间段里买的(2021年6月)。留意上图2021年那条曲线,上扬形态特别明显。

刚公布的2022年2月数据,中国新能源占有率继续保持20%以上,去到了21.3%。如果是在北上广深这类大城市,新能源占比还去到30%以上,例如上海就去到39.5%,将近一半的新车都挂着绿牌。

量变堆出质变

02

作为买家之一,我很理解为何新能源车会在2021年这个时间段暴增。宏观来看,就是的量变堆叠出质变。

第一个量变是电池技术,前几年电车续航普遍只有300多公里NEDC,算上打折率,去周边城市都是“单程票”。随着封装和电池材料的进步,续航一路增加。现在电车续航普遍去到500多公里的水平,肯多花钱还能买到600多公里的版本,跨周边城市往返已无压力。

第二个量变是公共电桩数量,记得三年前,公司哪怕有蔚来ES8、特斯拉Model X之类的试驾车,我也不太愿意开回家。因为充电桩数量太少了,坏桩率也高,很没安全感。

充电桩这几年不断建设,数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以我所住佛山这个二线城市,方圆一公里范围里,充电站已经多达6个,比加油站密集多了。很多人不信,我把导航图放出来吧。假如是一线城市的市区,充电配套会更为夸张。

续航和公共桩增加到一定程度,逐渐打消了我对电车的续航焦虑。在这段时间购入电车的朋友,心态估计跟我类似。

如果从微观的角度看,特斯拉Model 3国产版近年交付,并一路降价到25万左右的水平。特斯拉有点像当年的星巴克,让很多对电车不屑一顾的人,开始对电车产生兴趣,算是国内电车消费的启蒙者。

电车消费被培养后,小鹏P7、比亚迪汉、极氪001等国产车才有立足的可能。众多给力产品的出现,助推新能源销量在2021年出现猛增。所以放特斯拉这条鲶鱼进来,真是一步大棋。

除了特斯拉外,微观层面另一台很关键的车型,就是五菱宏光MINI EV。买二十多万的电车,消费者还是有所顾虑,但3万元的MINI EV,试错成本极低,很多人会乐意购买。宏光MINI EV去年下半年月销曾一度超过5万,直接带起低价市场,一众厂商跟风推出类似车型。

大量像宏光MINI EV这类低价车,被算进新能源销量里,新能源占比又被推了一把。

2022,是喜还是愁?

03

新冠疫情之后,世界开始变得魔幻,2022年继续如此。2020年,油价曾跌到“负值”,连见过各种大场面的巴菲特老爷子都表示懵圈。但现在,油价又坐火箭上天。95号油已突破9元大关。

高油价对电动车来说,无疑是个助攻。但新能源厂商未必能高兴起来,因为镍价也在这段时间暴涨。镍价两天不到翻了三倍,国内做空镍价的青山集团损失惨重,背后有各种阴谋论猜测。镍这种暴涨速度,已经无法用供需关系来解释。

三元锂电池的“三元”,指的是镍钴锰,镍价上涨会让电池成本大增。新能源厂商这次不忍了,直接涨价转移成本。特斯拉Model Y最入门的后驱版,涨15060元至31.69万元。去年7月,这个型号还卖27万,中间因补贴退坡,已涨过一轮价。

Model 3曾因降价频繁,让车主背负韭菜之名。现在Model 3车主终于可以怼回去,3跟Y一样,去年退坡加镍价暴涨,售价从25万一路升到27.99万。甚至催生出黄牛产业,转卖之前未交付的低价订单来图利。

看回中国品牌这边,比亚迪发公告,车价上涨3000-6000元不等,算是涨得比较少的一个,尤其对于汉、唐这类高端车来说。小鹏涨价10100-20000元不等,作为P7车主,我可以嘚瑟一下;零跑C11上调2万元,这款车曾被称为“价格杀手”,如今直接从15.98万涨到17.98万,看起来没那么香了。

以低价为卖点的五菱宏光MINI EV,新款起售价涨了6000元,按照价钱来算,这个涨价比例非常惊人。五菱调价倒是能理解,MINI EV配置低、车厢没什么装潢,电池占整车成本比例非常高。电池原材料上涨,对MINI EV成本冲击非常大。

类似的还有欧拉黑白猫,打6-8万的市场,本来就是薄利多销。面对原材料涨价,欧拉选择停止接单。按照欧拉的说法,每卖一台黑白猫就要亏1万元。不涨价的品牌,不是没有,例如较高端的蔚来、理想。蔚来理想用户属于所谓的新中产,对涨价的容忍度其实会相对高。

有人说,既然新车涨价,那就买二手。你放心,二手车大概率也会涨价。尤其是特斯拉,我一直有逛广州二手市场,特斯拉的车商报价,一直跟着新车价来调整。之前Model 3新车跌价,二手车商只能忍痛跟着降价。当新车涨价,二手车商肯定会跟着涨,凭什么跌的时候要我亏,升的时候不给我赚?

对于电车涨价,我们建议还是先等等吧,几百一千还可以一笑而过,问题很多车型直接涨个万元以上。原材料价格周期性明显,今年冲上天,说不定明天又打回原形。用接地气的比喻,猪肉涨到40元一斤的时候,我们少吃点呗,改吃鸡肉、鱼肉就是了,熬过去,现在不是跌回十多块每斤嘛。

因此 身 边很多人会做“等等党”的想法,延后购车时机,意志不坚定会买回油车,这个对新能源厂商而言并非好事 。

- END -

大事君

×

只要心中起舞,

全世界都是舞台。

2022.03.23

— 往期文章精选 —

「为了省油钱而买电动车,真的划算吗?我们算了笔账.......」

「狙击15万级别紧凑级SUV市场,锋兰达PK逍客胜算几何?」

「海豹、ET5、哪吒S,谁能取代Model 3?」

声明:此文章所有文字、图片皆来源于该公众号或对应网站; 涉及到版权纠纷皆与新车评无关。
分享: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