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汽车零售销量刚刚出炉,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月销量达到了162.6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1.2%。
近日,5月汽车零售销量出炉,乘用车月销量达到了162.6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1.2%。考虑到去年同月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该月的市场月销基数本就处于正常水平,因此本月的同比增长是稳步上升。另外结合环比增长的1.2%数据,可以论定5月零售销量总体趋于稳定,略有上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5月的批发销量和产量都出现了下滑趋势,其中批发销量为160.6万辆,同比降低2.1%,环比降低3.1%;而产量上则更下滑更明显,为157.6万辆,同比降低2.6%,环比降低4.8%。通过这两组数据可以知道,芯片危机依然很严重,极大限制了厂家的产能;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减少,甚至已经出现没有现车的倒挂境况;接下来市场会更大程度走向卖方,平时有优惠的车型会收紧幅度,平时没有优惠的车型订单周期会加长。产量的变化,对5月厂商排行榜有一定的影响,后续影响也不可避免。
事实上芯片影响已经是水面上的事实,仅在5月份,销量龙头车企一汽大众就不得不公示其减产计划,预计减产达到21万辆,减产比例达到惊人的30%。另一方面长城也被迫公示其因芯片而不得已减产的告示,其他诸如通用、两田、吉利、长安等车企虽然没有特别公示,但从内部消息来看,芯片减产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
换个视角,从轿车、MPV、SUV、新能源的零售销量维度来看,轿车市场稳步提升,达到79.4万辆,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3.4%;MPV市场提升相对明显,达到了9.5万辆,同比增长12.0%,环比增长3.8%;SUV则反常出现下降,销量仅为73.7万辆,同比降低2.3%,环比下降1.4%;新能源增势惊人,达到了18.7万辆,同比增长180.1%,环比增长16.1%。
轿车头把交椅依然属于轩逸,然而卡罗拉往上冲的劲很猛,和轩逸的差距在缩小,朗逸则旁落第三。换个角度,卡罗拉、雷凌的销量总和,已经去到5.5万台,这个级别轩逸也仅仅在高峰期的时候尝过,但恐怕丰田双车的势头,还会继续发展。对于大众来说,好就好在朗逸、宝来、速腾、桑塔纳全部跻进了TOP15,加起来在紧凑型车市场也有9万台的量,这就是多生孩子好打架的魅力,难怪自主品牌总是想学一下。
SUV市场总算又低于轿车,私以为这才是一个市场应该有的格局吧,轿车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最重要的是操控好。SUV下滑的原因除了消费者降低了对SUV车型的认可意愿之外,日系车的“掉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去年同期日系SUV销量连续走高,造成了本月同比基数过大,和轿车的市场情况完全相反,同时受日本芯片商火灾影响,日系车以本田为典型,很早就受到了风波的影响,以上原因造成了本月SUV销量罕见没有超过轿车。
在上面不同类别的数据当中,之所以MPV的同比数据和环比数据差距明显,是因为去年同月的MPV市场处于大幅走跌趋势,再加上市场基数偏小,因此出现了双数据差异明显的结果,实际参考可抓取环比增长3.8%的数据,即增量相对明显。关注到车型的表现,我给传祺手动点个赞,M8+M6的销量超过1万台了,价位还不低,这对中国品牌来说是一个突破。
新能源相对来说市场就很正向,零售同比增长180.1%的巨大进步说明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在快速转化,而同比增长16.1%的数据也说明消费者正在积极将这份观念上的转化快速的落地,正儿八经的用钱包去选择了新能源。
对于这份新能源零售数据,里面包含的信息非常多,在4月的销量点评里我曾说过,特斯拉的销量变化会在5月开始有参考意义,事实上5月特斯拉零售达到了21936辆,环比降低了15.1%,其中Model 3的销量为9208辆,Model Y的销量为12728辆。抛除特斯拉上个月提高出口的策略调整(5月特斯拉出口环比降低18.7%),说明上海车展的维权事件确实对消费者的选择造成了很实在的影响,尤其是Model 3车型,销量直接受到影响。
可惜的是,即使是特斯拉销量上出现了空档期,这群潜客也并没有选择其他蔚来、小鹏、理想等品牌,因为这三家5月销量增长和整个新能源市场大体相同,这意味着在消费者心里暂时还是没有能够完全替代特斯拉的品牌。特斯拉这条鲶鱼前段时间的动作确实让很多消费者质疑,但缺少这条鲶鱼的带动力,好不容易起势的新能源市场又将会失去不少活力。
补上新能源零售缺口的,是国产传统品牌,其中以广汽、比亚迪为主体,广汽AION Y的10万级别性价比车型,起到了带动市场的作用,比亚迪DM-i插电混动更是直接成为了新的增长点,整个比亚迪新能源5月销量达到了31908辆,其中秦PLUS DM-i就达到了5542辆,这还是在比亚迪DM-i车型产能受限的前提下,如果产能爬坡成功,那量级会更惊人。
总的来说,5月的零售销量比较平稳,缺芯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市场发展,但通过德系、日系、国产不同厂家的错位补充,还是保持了基本的稳定。同时通过批发和零售的缺口也可以推测出,后续的市场紧张程度会继续加重,乐观估计会有短暂几个月的销量“稳定”期。至于新能源市场,增幅喜人,同时内部变化也非常大,还处于比较混乱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