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车库

话题31227条    关注918人

+关注
话题

大众和本田在安全结构的设计上有本质的区别?

看了一篇可能是上海大众宣传斯柯达晶锐安全性的一篇文章。它拿同是五星成绩的飞度作对比,声称:这两款车的“吸能”设计实际上存在本质区别。文章说: 在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决定要素中,车身的结构设计尤为关键。Fabia晶锐和新飞度均采用了能保护车内乘员的“吸能”设计,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两款车的“吸能”设计实际上存在本质区别。 Fabia晶锐从力学及人机工程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在车身的不同方位,根据作用的不同,使用厚度和强度不同的钢板,在车身关键部位,如前保险杠横梁、车门防撞杆、A柱、B柱等区域均采用了在A0级小车上极为罕见的经热成型加工工艺而成的超高强度钢板,其拉伸屈服强度高达1000至1250兆帕,相当于一平方米面积上能承受超过十万吨的重压冲击。Fabia晶锐在前部设置有较为宽广的吸能变形区,在前后保险杠配有高强度的横梁;固定保险横梁的两根纵梁采用不等厚吸能设计,靠前端的薄,靠近乘员舱的厚。这样在发生碰撞时,纵梁可以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向产生逐级线性形变,使撞击产生的能量分散到车身的其它区域并被吸收,尽量减小传递到乘客舱和乘客身体的冲击,降低乘客舱变形,最大限度的保障车内乘员安全。对于晶锐而言,碰撞中保护乘客的主要手段是高强度车身,吸能式设计是在此基础之上的“锦上添花”之举。 而新飞度的“充分吸能”(俗称“一撞就烂”)设计与晶锐的吸能设计理念完全不同。新飞度应用了ACE车身结构,在发动机舱前部的溃缩吸能设计中加配了两个独特的Y字形结构,如果发生车辆的正面撞击,碰撞时产生的巨大能量会被这个Y字型设计去均匀的传递,而在德系车比较重视的车身材料上,日系车出身的新飞度仅采用了强化钢材。如此一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新飞度在发生碰撞时“能”是吸了,但车也烂了。对于新飞度来说,吸能是它的根本。车身强度只是吸能之余的补充,这样的设计的结果就是在低速碰撞时车辆就已经严重损伤,而高速碰撞时,吸能根本不足以抵消冲击,而车辆本身的强度又低,人员受伤的几率大幅上升。作为行业外人士,我对这篇文章是无法辨别是非的。作者的意思是“主要靠吸能”与“吸能+高强度驾乘舱”相比,虽然同样可以在考试---C-NCAP中取得一样的成绩,但在复杂的现实中,各种速度,各种角度下,是无法同样地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的。作者说的是真的吗?本田车没有在驾乘舱关键区域使用热成型或者锟压成型的超高强度钢材吗?希望专家指点!

收藏

2009-11-25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