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开始关注新车评,也看了很多车评人的评测,无论是文章还是视频,在这个假期也有机会到一个汽车互联网公司实习,对这个车评界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
看到了我们的所有的行业内的测评人评价完一款车之后,最热闹的一般就是车评人的微博和视频或者文章下面的评论区了,满意的网友和不满意的网友在互相撕逼,不满意的在喷视频作者,拥护的粉丝在喷不满意的粉丝。大家可以随便找个视频下面,总会有这样的观众群体。
一、车评人和用户的口味倾向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也是抱着一种这种愤青心态,看完就在那说yyp是不是被充值了,某车之家是不是也是常年被充值,你做的这算啥,什么缺点都不说。可以看了这些年过来,也在短时间内成为这个行业的一员去实习,才发现不是车评人接受了太多充值,而是我们也变得越来越懂车了,我们口味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挑剔了。
每个人都是感性理性的混合体,我们说到我们做车评一定要客观真实,但是车评人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恶。这一点我觉得涉及到非黑即白的东西,车评有义务也必须讲出来,这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车评人必须具备的。同时整个汽车可以说的太多,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简单的把全部特点讲完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挑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去讲,而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了用户口味了,我选的东西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喜欢的,我没有讲的东西你却认为特别重要。但还是最重要的一点,涉及到原则问题的东西请每位车评人有自己的责任心。
同时,也由衷的希望各位键盘车神们多一点包容,还有许多潜在的购车用户们多一点对比,同时你如果相对这个车有更多了解,线下4s店去试驾可以获取更多信息,看一天的车评不如去开上十分钟。二、充值这个问题有时候是被厂家坑了
前两天有机会和原xx之家的某高层VP聊天时候八卦了一下,到底有没有充值稿和不充值稿。注意已经是原xx之家了,跟我说没有,也解释了一下这个问题。车都是人开的,我们无法做到抛开全部个人情感去写文章,就算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做到足够客观,但是风格中还会无形中加入个人情感。同时,有一个很大原因,我们现在车评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去参加厂家的试驾会;另一种是厂家把试驾车给我们。有时候厂家对车辆的调教有的时候也会把我们坑了,尤其是刚推出的车型而不是换代车型。这个问题我们很难避免,因为真的是我们肉眼无法观察到的,万一厂商坑人运用双重标准去调教(而且一般都是顶配)。同时说到充值的问题,一个厂商举办一次试驾会,邀请各大媒体去参加,来了之后承包所有的衣食住行,我想这应该算是已经存在的充值吧,我想有过媒体从业经历的朋友应该都明白这个道理,大家自己思考这个问题,此处略去1w字。
关于之前那个自由侠,我是在看完38的车评之后看yyp的,感觉确实yyp没说啥坏话,有点失望。而正好假期实习的公司来了两辆车,一辆迈腾B8、一辆就是自由侠,而且还是个部落版。说实话里面空间真的不咋地,DCT变速箱也就呵呵,但是架不住这个车真的很萌啊,去看了实车表示作为个相对懂车的人不会买,但是这辆车外观一定会吸引一大波不懂车的人。三、作为观众的我们
我们在看一个车评视频或者是文章中时候,我们要求车评人要客观了,我们自己是否带着喜恶去看视频呢。以个人为例,之前我是挺讨厌大众和丰田的,所以每次看到评测大众和丰田的汽车时候,品牌的image总会给我一种先入为主的心态。现在回想过来,其实当时并不是想去听车评人对这个车的见解,而是在看视频的时候我们渴望听到车评人说出我们心中的已有答案,丰田就是中庸、没设计,大众就是烧机油、不靠谱,这个车就是不行大家别买,我们有时候就是希望视频中把这个车说的不好,说完我们感觉对就是这样才可以,如果这个人光说这个车好了,不行你不能这样,那我就认为你是被充值了。然后就看到之前说的留言下的撕逼。希望网友们可以更加理性,在我们喷人的时候相信我们是不是已经占据了一个制高点。四、一点小小的建议
我们车评人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都是开过上百辆车的资深人士,多年专业的积累让车评人评车有了一个较为理性和客观的模式,我们都是一步一步来,通过这些写出我们的感悟。而这有可能也是成为禁锢我们思维的一个枷锁,做了这么多年车评了,评车几步走已经成了固定模式,跳出固定思维是很难的一步,但是眼下看来也是避免同质化很关键的一步。未来下一代人的口味一定会发生改变,能在这之前做出改变非常重要,目前看来YYP在这一步上还是走在行业前列的。
笔者作为95后,也做过95后和汽车的一个调研,未来95后的取向和80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希望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浪潮中,新车评可以发展的更好。
2016-08-22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