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发作业就要被YYP抢先了——美国提MX-5 Miata
2016款Mazda MX-5 Miata Club,颜色Jet Black Mica。
唯一的选装件是无钥匙进入和启停,$130。
跟国内的模式不太一样,美国经销商没有专门的试驾车。只要不是太火的车型,店里大都有很多不同配置不同价格不同颜色的现车(称为on the lot)。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出最喜欢的那(几)辆,看中哪辆就试驾哪辆。因此,在美国提车的时候车上有几十甚至上百英里的里程都很正常。像Miata这样人见人爱的车更是被抢着开。销售会找各种理由开Miata,比如出去帮它洗个车啦,送客户去个什么地方啦,等等。他们也因此欢迎你去试驾。如果你去的经销商刚好没有你喜欢的现车,它会帮你从本地其它经销商调车,称为dealer trade。但我个人会选择直接去对方经销商提车谈价格。经销商也可以查到他们已经订了但还在运输途中的车型。如果你介意车子有里程,那就跟销售商量好,车子到店以后赶紧去看车。从工厂订当然也是可以的。
我提车的时候已经接近200英里,不过我并不介意。车子这个东西要是太宝贝了,用起来就畏手畏脚,生怕磕着碰着,那是跟自己过不去。对于一辆已经有200英里的车子,主观上我就不会那么爱惜,用起车来反倒舒坦。换成一辆全新的Miata我估计没法儿想得这么开。本地另一家经销商有一辆500多英里的白色Miata,但价格谈不下来,作罢。
Sport,Club,还是Grand Touring?
Club相比于Sport的主要区别是:
1. 大轮圈大轮胎
2. 运动调教悬挂+Bilstein避震+限滑差速器
3. Bose音箱
4. MAZDA CONNECT多媒体系统(中控台不可升降大屏幕)
5.只有Club可以选装Brembo/BBS套件。如果你想要纯原厂的赛道车,那么应该Club+Brembo/BBS。
说来惭愧,我个人选择Club并不是出于任何情怀。
想要大轮圈并不是为了外观或赛道表现,而是为了更高的离地间隙。我所在的地区沟沟坎坎不少,底盘高一些心里踏实。
而一个更现实的原因则是为了以后转手方便。我觉得Club会是卖得最好的Miata,卖车的时候会好卖一些。这个判断准不准只能等时间来检验了。
并不是说Sport不好。网上流行一个说法叫“There are no bad products, only bad prices”,即没有不好的产品,只有不合适的价格。换句话说就是一分钱一分货。 Sport尽管配置低,但也便宜了四五千块钱,在我看来十分合理。
————————————————————————————————————————————
顺便跑个题。
电影《购物狂的自白里》也有句话,叫“Cost and worth are two different things.”,即价格跟价值是两码事。价格是客观的但价值是主观的,所以我很不爱看汽车之家的购车手册,类似“16万已经够买入门中级轿车了而这只是一辆紧凑型”这样的论调我最反感。媒体不应该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读者。
跑题完毕。
————————————————————————————————————————————
我觉得Sport适合两种人。
- 第一种是打算改装的。自然是从最简朴的手动挡Sport开始改比较实惠。
- 第二种是追求驾驶体验但不激烈驾驶、想找辆舒舒服服的兜风车但预算有限的。这样的朋友可以考虑自动挡Sport。厚胎和非运动悬挂能够保证乘坐舒适度,自动挡解放左脚,而Miata其余的魅力一样都不少——充沛的动力、优秀的转向和十秒钟内就可以打开的软顶。说实话我还挺想做这类用户的。
GT适合谁呢?上述第二种,去掉“但预算有限”。
我特别喜欢这个角度。小眼睛但是炯炯有神,引擎盖线条充满了力量感。
Miata并不极端。我大概是怀着要开超跑了的心情去试驾Miata的(虽然从来没开过超跑),觉得Miata会颠覆我对车的认知。然而试驾一圈下来,发现Miata在乘坐舒适性上(就悬挂软硬而言)跟普通家轿或紧凑型SUV并没有天翻地覆的差别。就像YYP在86/MX-5对比视频中说的,Miata是一台适合日常兜风的车,驾驶乐趣并不需要以舒适度为代价。我也开过上一代Mini Cooper,悬挂要生硬得多,虽然过弯时能给你极强的信心,但屁股受苦。
高速时车厢内非常吵。而且主观感觉上,关上篷比敞着篷更吵。甚至让我后悔为那套Bose音响付了钱。有条件一定要敞篷开。
开惯了普通家轿以后换到Miata,最大的震撼估计还是在尺寸上。后来有一天去保养的时候,我在展厅盯着一辆马3,越看越觉得臃肿。
驾驶席的视角。挡把手刹双跳灯和空调都在触手可及的位置。特别喜欢挡把的造型。这台车很遗憾没有自动空调,用惯了自动空调以后还是挺依赖的。只能多敞敞篷了哈哈!
ND很多东西都是全新的,包括变速箱。档杆的段落感很强,行程短,但顺滑程度似乎不如老普桑。经常挂一档会很困难。
NC的变速箱和差速器用工程师的话说是“perfectly good”,没有人抱怨换挡手感,尺寸上也完全符合ND的要求,本不需要重新设计。但马自达想换个思路。ND这台手动挡有一个特别的设计,即第六档的齿比是1:1。大多数六速变速箱的四档或五档是1:1,往上是超速档,目的为了降低高速巡航时发动机转速。但是对于变速箱本身来讲,1:1的挡效率是最高的,因为输入轴与输出轴直接相连而不经过中间轴。马自达想让ND在高速巡航时使用最高效的档,于是就诞生了新的这台六速手动(和与之配套的新差速器)。
实际效果见仁见智。从EPA的油耗标定来看,自动挡(五档和六档都是超速挡)ND的高速油耗比手动挡要略低一些(我估计实际差异会更大,因为EPA的高速工况并没有超过100km/h的时候)。但手动挡赢在情怀,不是么?
新变速箱和新后差速器比前代各减重15磅。这,我猜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推倒重来才能大幅减重,而既然要推倒重来,那就顺便换个玩儿法咯。
音源接入有很多选择。
各个按钮的手感比较普通,跟奥迪那种精致感没法比。可谁在乎呢
这里有类似碳纤维的装饰。窗户只有一键降,这个也很遗憾。
这是可拆卸式杯架的结构。
中央扶手下面的储物格,容量非常有限。
开两门车一开始需要适应车门宽度。开门总是撞到旁边的车。
气缸阀门顶盖是铝制的。工程师说到这个的时候也特别有趣,说一辆运动车的顶盖本应该就是铝制的,当你打开引擎盖的时候看到的不应该是一片特百惠。
尾箱深度示意。这里能够能够放下一个登机箱,我怀疑24寸的挤一挤也可以有,但手头没有24寸所以没测试过。虽然数值上的容量应该是足够放两个登机箱,但实际上因为造型的限制实现不了。一个登机箱+一个登山包或者类似的软包没有问题,这样足够两个人短途旅游了。
平时买菜完全没有问题。
幸亏是用了气压挺杆,不然后备箱空间更够呛。
Miata的视野够用但不理想,按我的坐姿,中央后视镜挡住了不少视线,尽管没有到影响行车安全的程度。以前我还习惯在挡风玻璃上装一个手机架,到了Miata上我就完全不敢装了,因为太影响视线。
中央扶手正后方和每个座椅背后都有储物格,空间也就是够放车主手册加几个CD。
座椅背后的储物格连个正经的门都没有,只有个盖子。这瓶矿泉水我已经塞到底了,可见空间也不大。
全车内饰唯一寒碜的地方就是这块遮阳板,纯塑料。可谁在乎呢
第一篇先写到这儿吧。我的Miata在提车当天就发现有小问题,下回分解。
2016-08-2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