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狂人

话题300条    关注2430人

+关注
话题

关于丰田式混动与插电式混动的非技术性思考

开篇明义,鉴于本人是纯粹的文科生,对于电池技术,充放电效率,油电混合管理实在是一知半解,所以本文将不涉及任何技术层面的内容,以免被大神技术性打脸,嗯嗯,就是这样。

为什么会有这段文字?因为自从混卡上市以后,网上频频见到有人拿比亚迪为代表,来比较插电式混动和丰田式混动的文章。特别是今天在之家看到宋楠宋大将军的神文之后,我笑喷了,实在忍不住了,尼玛寥寥几个有关普锐斯和混卡的数据都是错的啊,我这种文科生都看不下去了啊,话说宋大将军这篇文章果断揭示某个人群的文化水平吗?

咳咳,歪楼了。是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规律,每当网上有丰田混动的新闻,评论区必然演变成丰田粉和比亚迪粉大战的局面。当然,比亚迪的新闻下面也差不多。以前我非常不能理解这种情形,因为在我看来这两个产品完全不具有竞争关系啊?两者的潜在用户群体交叉极小,可以说看普锐斯的不会看秦,买秦的也不会考虑普锐斯,为毛会战成一团呢?

支撑我上述判断的理由如下:

一、充电条件。插电式混动需要有地方充电,一个固定停车位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没有固定停车位的消费者和插电式没有交集。

二、品牌认知或者说价格区间不同。有固定停车位的同学,他们往往是这个社会中比较有钱的一群人(起码比我有钱…)。说句难听的,有钱点的有多少人会去考虑比亚迪呢?反正我要是有钱了,断然是要从BBA里面选的,最多加个雷克萨斯。

三、政策扶持。毋庸讳言,比亚迪的销量,除了国家、地方的补贴,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政策撑起来。而丰田,目前的广州、天津有政策倾斜,但是这两个城市的车牌价格远不及上海、深圳值钱。所以,就算是为了车牌,也少有人在这两者之间纠结。

四、那么,还剩下最后一个可能,有没有人为了用车成本,就是省钱在两者之间纠结呢?呵呵,很抱歉,如果排除上海天价车牌的因素,这两目前来说都没有汽油车省钱,能回本就是高手了。这里还要点明一点,二手残值率。中国人的平均换车周期是5到6年,而丰田是混动虽然在国外残值率不错,但是国内因为保有量太少、以及品牌(日系)的问题,我并不太看好(未查证,如有错误,欢迎指正)。而插电式,咱还是不要谈论这个问题了,你只能卖给同样有条件插电且考虑插电的主,潜在买家群体太小了。

五、似乎漏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环保买单的群体。不过这似乎不算是太大的问题。因为永远不要高估民众环保的积极性,如果只是多给一点钱还好,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抱歉,那是政府的事。这一点,中外亦然。美国的补贴,油价一下降,普锐斯的销量也是噌噌的往下跌。

所以,厂家貌似没有推动粉丝互撕的动力。别说是粉丝的自发行为,起码没有厂家花钱上文章,粉丝也没地撕不是?但是往深了一想,我大约明白的其中的道理,厂家是有动机的,而且这个动机是立场性的,原则性的,你死我活的。这个动机就是:“什么样的混动形式才是真正环保的,节能的,高科技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对于这个问题,丰田说,混动是过渡,未来是属于氢能源的。插电是掩耳盗铃,因为火力发电是转嫁污染。而插电派则坚定的认为未来是属于插电的。也正是围绕这个问题,双方展开了一系列辩论。比如谁是强混,谁的科技含量高,谁的电池技术,油电管理技术更先进等等。还是那句话,我作为文科生,决定果断无视上述技术性问题。只说一说为毛双方如此在意这个问题。

一、因为这个问题决定了政策扶持的导向。混动的成本(无论哪一种),是比传统汽油车高的,所以政策的支持很重要,对插电车更是生死存亡的问题,这点必须要争,不争就死了。这一点,目前看无疑插电完胜。

二、这个问题也决定了舆论导向。(对消费者的宣传洗脑)。一如之前大众t加d的成功商业宣传模式。插电派必须通过不断的宣传,在消费者脑中形成插电式高科技,插电是强混,插电真环保的概念。这点决定了未来插电车的销量蛋糕能做多大。

三、政府考虑的问题。其实我是能够一定程度上理解现行扶持插电的政策的。中日关系是一方面,真正的问题是,自主真心只能发展插电啊。不要跟我说丰田的技术垄断。要说技术专利什么的,山寨底盘也是侵犯技术专利啊,哪家打官司打输了?只有做不到,没有不能做。所以,既然决定了要发展插电,那么,首先要证明其政治正确性。

最后,我也不认为日本人说的氢能源是趋势,那玩意太科幻,更难造。我部分认同发展插电的正确性,不过我认为必须首先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火力发电占比降到三成以下;

二、插电设备在公共停车场等地方普及

三、拥有私人停车位的比例大幅提升。

上述三点,如果说一、二点假以时日尚能解决,对于第三点,我内心其实是不抱多大希望的。但是上述三点问题又必须要解决,否则插电与环保的关系就不成立。第一点决定了能源是否真正清洁,第二点、第三点则决定了,插电车的普及程度能够有多大,试想下,如果我们的城市只能为四成的人提供插电条件,那么说破天去,最多也只能有四成的人选择插电车,实际上,能有二成就很不错了。这里面国家,或者说全体纳税人付出的代价另算(插电桩和公共场所的地皮费用等等)。

只是,如果用这种力度来推广丰田式混动,或者说至少在条件成熟前推广丰田式混动,又能促使多少人选择混动车,我们的环境又能少付出多少代价呢?呵呵,我真是想多了。

收藏

2015-11-09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