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车库

话题31227条    关注918人

+关注
话题

转载;“日本制造”真的已是明日黄花?

XIAOBEN [财富:16376两] +关注 发私信 编辑

“日本制造”真的已是明日黄花?

原创2015-09-14曾昭庆新车评

关键词:日本 | 电子产业 || 文 | 曾昭庆那天中午,编辑部一众麻甩佬照例中午开车出去吃饭。吃完回来,饮足餐饱,大家又开始在车上聊漫无边际的话题。阿卓突然间提出一个很大的话题:“日本电子产业的衰落”,让我立刻陷入了沉思。我对这个话题很有感触,原因是曾经我对“日本制造”是那么地有情结。和很多同龄的孩子一样,在我读书时,接受了很多日本文化的熏陶、用过太多日本制造或日本品牌的东西,所以在长大以后,对“日本制造”也有了更多的偏好。例如在有了一定经济自主权的大学时期,我用着AIWA的卡带随身听、SONY的DISCMAN、三菱的显示器、任天堂的GAMEBOY、ZEBRA的笔,听着X-JAPAN,B’z,滨崎步,玉置浩二,仓木麻衣的歌,看木村拓哉、中山美穗、深田恭子、内田有纪、反町隆史的剧,晚上还要去游戏厅为卡普空的街霸、SNK的KOF97、南梦宫的铁拳、彩京的1945等游戏机(基板应该是盗版的)投上几个币……甚至那个时候我还疯狂地去找日本历史的相关书籍,读一读桶狭间之战、风林火山、尾张大傻瓜的故事,了解一下我们这个疯狂的邻居为什么这么厉害。所以,在毕业之后,当我有了完全的经济自主权之后,你就很难想象我这样一个人不会对日本制造的产品有所偏好。但是,渐渐地,连我这样一个对日本产品有偏好的人,都发现了“日本制造”的吸引力似乎一直在下降,它们似乎不再有过去的那种特别的、吸引人的魔力。同时,我们另外一个吵闹的邻居——韩国所生产的产品,开始在很多领域抢占日本人的市场。例如大家最熟悉的电视、洗衣机、冰箱、显示器、手机,还有女孩子喜欢的时装和化妆品……而且,韩国人似乎在文化输出(我更愿意说文化侵略)上更有一手。我先不说都教授和千颂伊,单是韩国人以前的大弱项电影,最近都被他们玩得很不错,像杀人回忆这样的片子在IMDB上评分都很高。音乐方面我也不说全球化的鸟叔,单是在中国的年轻群体中,以往日本的SMAP和ARASHI已经变成了东方神起、SUPER JUNIOR和EXO,SPEED和早安少女组已经换成了少女时代和T-ARA。游戏方面,虽然日本人还在执着地做着制作精良的游戏,但韩国人早已通过更潮流的网络游戏赚了大钱;电视节目,这个不用多说了吧,现在电视里各个台全都在放从韩国买版权的综艺节目;甚至连体育方面,韩国人在奥运会的金牌数都已超过了曾经的亚洲霸主日本……既然是汽车网站,我们也不可避免地要说到汽车。相信来到这里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都知道,韩国品牌汽车在最近这十年里的进步有多大。虽然韩国现在最厉害的也就是那两个汽车品牌,但这两个汽车品牌现在在全世界论销量、市场占有率,已经完全可以让一些过去很风光的日本品牌眼红。没人能够说得清,这十年里,现代和起亚到底抢走了多少原本属于日本人的市场份额。但我这回并不是来讨论什么韩国制造将取代日本制造的。因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日本制造还没有死。例如我就觉得,日本的电影、电视剧、音乐,仍然具有更多的深度;日本的动漫和游戏产业仍然底子深厚,光一个永远长不大的会踢足球的学生侦探每年就要创造很多产值;日本的汽车,更不用说,不仅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术、拥有先进的生产方式,品牌号召力更是韩国人一时半会追不上的。我想讨论的是:为什么盛极一时的日本制造,会有这么明显的走下坡路现象,而且是被一个国土如此小、人口如此少的邻居步步紧逼呢?我现在能想到的两点:日本人的封闭思想;企业员工“世袭制”。第一个,日本人的封闭思想,更准确地说是觉得自己有点了不起的时候,就想着占山为王,完全不考虑合作,也不顾及世界大潮流的变化。这个以我以前很偏爱的一个品牌最为甚:SONY骚尼。骚尼当年强盛异常,一旦自己再某个领域很牛,就会搞一套只属于自己的、封闭的标准出来,不和别人玩。例如CD时代,它搞出了MD;SD卡时代,它搞出了Memory Stick。正是觉得自己很牛,骚尼错过了好多个发展的机会,导致了自己现在的困局。例如CRT转向液晶的时代,例如以苹果和谷歌引领的智能手机时代,它都落后了。汽车行业也一样。例如我们知道日本人做动力系统非常非常厉害,但他们却喜欢自己玩自己的一套。例如丰田搞了混合动力,本田说你这不行,我有一套更厉害的混合动力。而马自达说,根本不用混合动力,我的创驰蓝天可以用最低成本解决一切问题……这里有一个重点:日本虽然国土不大,但它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经济体,日本国内的购买力不算差,所以,日本人总喜欢搞属于自己国家甚至自己这一个品牌的东西。而韩国不一样,国土很小,国民购买力相对弱,因此韩国汽车厂商非常愿意去迎合各个地区消费者的需求。欧洲厂商又不太一样,欧盟是一个完整的经济体,他们有一个大市场,有自己的一套法规和游戏规则。因此当小排量涡轮增压出来后,欧洲厂商纷纷跟进抱团,没有掉队的。算得上一定反面教材的便是美国人。当年三大自恃北美市场大,坚持玩自己的那些油耗高、效率低的东西,结果最后受到了惩罚。我个人非常不愿意看到日本的汽车厂商重蹈美国人的覆辙。另一个要聊的是企业员工“世袭制”,这是很多日本人引以为傲的社会现象,即年轻人大学毕业,进到一个大企业,于是就一直在那里面干到老,绝不跳槽。啊,当然了,企业也很少会去迎接一些毕业生以外的新鲜血液,所以,这个企业就一直浑浑噩噩地运转下去。这样导致的一大后果,就是大家在企业里好像都很拼命,天天开会,天天加班,但效率极低。我只想着奉献,但不会去想突破;我只讲匠心,而不去提创新。久而久之,日本企业对世界潮流的变化变得非常不敏感。接触过的一些日系车企,就是这样的:慢!你提什么意见,日本人就跟你说:“瓦嘎利马西塔,您的意见很有用。但是呢,我们觉得……”巴拉巴拉的,很客气,但没有想着去改。市场销售方面就更是如此了。日本人总是觉得他们的车特别好,根本不用怎么宣传,消费者都应该“识货”,自动自觉地过来买。在中国,前几年汽车市场没那么成熟时,日本人确实觉得赢得不费吹灰之力。但这几年汽车市场成熟、竞争对手多了之后,他们就落后了,而且变招特别少。不信就看看:日系品牌在中国,它的那个合资方够强的(意味着合资企业里的中国人也很强、而且有足够话语权),它就会混得还不错,否则就是浑浑噩噩甚至一路下坡。同一个品牌和不同合资方组建的两个不同的公司,对比最为明显,大家自己对号入座。最后,还是那句话,我并不认为“日本制造”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也没觉得韩国制造就能一路突飞猛进下去。只是聊到这个与自己青春有关的话题时,不免多了一些感慨和口水而已。要说希望,我更愿意说希望中国制造崛起,压过我们这两个邻居呢。这篇文章结尾想不到用什么照片配图,结果我决定配一张与骚尼有关的图吧。过去和现在,我拥有太多这个品牌的产品,但我实在没想到它会走到这步田地……

收藏

2015-09-15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