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里播放了李佩红的《锁麟囊》,我看的时候已经到了“进府”这一段。“珠楼找球”之后就是“三让椅”,赵守贞一开始就问:“薛妈,你是哪日出阁的,当日天气如何?”,李佩红在这里就是很自然的“容禀”。我也看过另几位同时代演员的演出,其中有的就是“容――(停顿,深吸气)――禀(拉长声,由弱到强)”,这时台下必然是一片喝彩声。论现场效果必然是后者强烈,而且有一个很正当的理由,剧场艺术就是要追求剧场效果。但真的是这样吗,未必!
梅兰芳先生和俞振飞先生在《断桥》中的一戳一拉已经成为经典,至今为无数人仿效,但当初却是即兴的:梅先生一边说“冤家呀”一边用手指去戳许仙的额头,因为俞先生当天跪得太近了些,猝不及防往后一仰,梅先生赶紧去扶他,这一戳一拉却生动地传达出白娘子对许仙又爱又恨的情感。这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典范。
我就亲眼看见某位著名小生演唱《罗成叫关》,边唱边用脚使劲蹬台板,过去把这种叫做“撒狗血”。
回头再说京剧的现状,京剧演出不景气是客观现实。过去的演员一年至少演上百场戏,技艺都是通过舞台的摔打,通过和观众的交流锻炼出来的;现在呢,,即使名演员一年也唱不了几场戏,京剧早已失去了通过舞台培养锻炼人才的机制。加上居住、交通条件、传播手段的改变,演员水平的变迁,很多人都是通过屏幕来观赏京剧。
有人说,剧场艺术必须到剧场观赏才能获得完美的享受,但电视传播却也能把舞台艺术一些不合时宜的缺点加以放大,上述“容禀”即是一例。李佩红受业于王吟秋先生,打下很好的基础,台风稳健大方。王吟秋先生是程砚秋先生的入室弟子,又是手把徒弟,台风严谨,世所称颂。即使王先生故去,李佩红受环境潮流影响拜了李世济,也没有过多沾染李世济的毛病。相对于李世济的热烈奔放,王先生的风格可以说是厅堂版的,没有那么刺激,但经得起推敲。记得八十年代关肃霜先生来京开会,在中和戏院贴出《拜山》,前面烦请王吟秋先生垫了一出《红拂传》,看惯了悲悲戚戚的程派戏,第一次发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翁,竟然能把少女的情怀,通过一双眼睛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对比李世济的《锁麟囊、春秋亭》,一个初出阁的年轻女子,撅嘴、摇头晃脑、脸上神采飞扬、身体一扭一扭,您到底是一个有良好家教、只是有一点小脾气的小姐呢,还是彩婆子反串呢?
由此说来,在京剧不景气的今天,京剧由剧场艺术变成剧场和厅堂的双轨制已经是不容回避的现场。少一点哗众取宠,多一点精雕细刻,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是摆在京剧从业者面前的一个问题。
2014-03-12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