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车库

话题31227条    关注918人

+关注
话题

从“少就是多”说开去之四:现代艺术之“经典”

有句俗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话虽然已经被传唱得疲了,但是道理还是真的。不管什么流派,悦目的东西总归会获得好感,至于用音乐来比喻,情感的成分比较高了。

人们来评价建筑,说可以从城市建筑天际线里找到五线谱,在一幢精美的建筑物中可以看到序曲、华彩乐章和终曲,牵强的成分是有,但不可否认其中有共同之处,只不过音乐只能听,而建筑可以看。和音乐不同的是,建筑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段和季节,都可以呈现不同的美感,大概音乐在不同的指挥家手下也会有不同的演绎吧。所以喜欢建筑的人往往喜欢摄影,把自己喜欢的建筑按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曼哈顿的天际线:找来找去都是911之前的照片,不好意思)

经典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正的经典,历经时间的洗礼而留存。比如一段时间人们在家庭装饰时津津乐道的“罗马柱”,我真希望那些伪专家们亲自到罗马去看看,千万不要把罗马柱式、希腊柱式和埃及柱式混淆了,顺便弄清楚几种柱式的性别含义。柱身的长度比例,柱身上下的直径变化,各种柱头和柱脚的形制,都经过千年考验,被证明了多一分嫌胖,少一分嫌瘦,这样的绝对经典是丝毫轻亵不得的。

(几种柱头:)

还有一种经典,我称之为“半经典”,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但尚未通过历史的检验,当今的美学理论很多都如此。现代的平面艺术表现手法大抵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代吧,不对,实际上伟大的希腊雕塑早已存在了上千年,但是到了中世纪,教会居然可以熄灭人类的艺术之光长达半个千年,直到伦勃朗开始用光、拉斐尔开始用透视法构图。写实和世俗作品的发展,使得艺术接近了大众,才能以燎原之势蓬勃发展,直到百年之前摄影术的出现。因此,现代摄影的手法发源于绘画,但是因其历史之短暂,令人很难以“经典”论之。

(伦勃朗作品:用侧光和写实手法表现市井素材,在当时是颠覆性的)

(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用透视法强调了画面中的主角)

当然这些所谓的经典半经典,都是西方的。西洋绘画传入中国之前,国人连透视都不懂。

(清明上河图局部:)

除了写实,一些非主流流派的贡献非常重要。曾有一段时间我对梵高非常入迷,他的作品异常敏锐,异常深厚,跟主流手法没有多少相通之处。第一眼看去会觉得胸口被兔子踢了一脚,然后渐入迷离,被他带着天马行空,那种震撼和感动无以复加,所以梵高的天才绝对前无古人,也未必后有来者。这些情感上的东西,摄影是很难表达的。

(梵高作品:星空)

(梵高作品:他没钱,画的东西都是眼前看到的,这是他的房间)

历史的轨迹大概是先有创新,再成为理论,不断修正,再经过长期的各色人等和不同价值观的审视通过,证明符合最广义的人类审美,留存下来的最后才可以称为经典。

图片均来自网络

收藏

2012-01-05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