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左右无事,找师兄吃饭。同座有位师兄的朋友,新入手Smart一只,说是今儿专门开来让师兄试试(平时这位开其他车,具体不详)。说来也巧,这位姐们刚毕业,在帝都XX附中寻了份教职。恰好俺当年正是这所中学毕业,于是多聊了两句,也就有了俺这回小试。
需要预先说明:毕竟俺和人不熟,手边也没有相机(W100那杯具的摄像头不提也罢),所以以下内容无图无真相,请大家务必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谢绝跨省……
A. Walk Around
这是台白色Smart。远看的时候,在阳光反光下有点近于银灰色。Smart车身覆盖件记得可以快速拆卸的,所以多为塑料件。虽然如此,白色车漆的质感还是很不错。行李厢盖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打开,下半部分似乎为金属件,在午后阳光下,白色烤漆质感相当出色。
Smart版本众多,多到让人有些晕。发动机有自然吸气和Turbo两个版本;车顶结构有硬顶和cabriolet两种;前后轮胎配置更是多到五六种,每款前后轮规格还都不尽相同……瞄了眼轮胎规格,前175/55 R15,后195/50 R15。车主说裸车价是十五万八。回来一查,是2011款 1.0T 硬顶激情版。
● 这是网友作业的实拍图,铃的样式应该是这款,没细看:
座椅是黑色真皮。最让我吃惊的是,调节项目那么少(匆匆忙忙间只找到了座垫前后调节),但很容易就能找到舒服的驾驶坐姿。甚至我即便不作任何调节,仍然可以保持比较贴身、合适的坐姿。要知道我和车主身高相差十几二十公分(姐们大概165左右,俺183),按理说需要调节范围范围应该蛮大的。就那自己的锐志举例:一哥们比我高四五公分,他要开锐志,就先得把方向盘升到最高,然后缩进到最短;而后座椅调后,靠背后仰(他倒是比俺重三十多公斤……),才能坐进去;最后再按相反顺序来一遍……
Smart如此出色的宽容度,我想应该归功于良好的人机工程设计。座椅靠背的贴服度,还有侧翼的包裹都恰到好处——俺都有种冲动,想直接卸了这座椅,安俺车上去……
转到车尾。掀开行李厢衬板(话说这个衬板质地是相当的简陋),露出银灰色的金属盖板,旋开一个柱形带拉环的小提钮,下面就是发动机。当时后备箱里只放了个普通大小的双肩背,也没什么重物,但掀起衬板时还是变形的厉害。看来承载能力还是得靠下面的金属盖板,盖板上有冲压成型的加强筋。
机舱布局相当紧凑,这也是头一回看RR布局的机舱。可惜还是没好意思多看,瞄了眼就关上了。
B. 开溜
原先俺一没开过Smart,二来对这车无感,所以就连西蒙那么骚包的家伙买了Smart也没让俺动心。这也直接造成俺上车就杯具的后果——钥匙孔在哪儿呢?……
从XCP图库里借两张中控台的PP:
● 是右手边?不像,那不是空调和收音机面板么;
● 是左手边?木有,这货又不是保时捷,左手边是储物格;
是档把附近?除了Eco按钮和疑似点烟器的玩意儿,还是没有……
最后还是车主同志解了围。原来那个貌似点烟器的小孔就是钥匙孔。这会儿我才注意到钥匙孔边上“1/2”档的标志,真是尽显土老冒本色,糗大了……
通电,打火,嗯……嗯?咋没反应,只听见通电的电流声……再打,还没动静,我K……眼看车主又要走过来,情急之下瞄了眼仪表盘。什么?R档,昏倒……挂回N档,打火,“轰”……世界平静了
因为头一回接触AMT,尽管之前也了解过这种波箱的特性,比如挂档后给油才走,但毕竟没开过,所以刚上手真是一笔糊涂账。我不知道姐们之前停车时是在R档就熄了火(顺带请教下:AMT可以在R档熄火吗?)还是熄火后不小心挂进了R档。无论如何,即便在启动状态下挂入R档,只要不给油,车身仍然是静止的,而不像AT会有蠕动。这很容易给人错觉,以为已停好车,特别是比较大意的车主(汗,看来俺也比较大意,竟然之前没想到看表盘的档位提示)。
● 戳穿俺伪车迷真小白面目的AMT……还是XCP图库里的……
启动之后,扑面而来的就是……不对,应该是扑背而来的就是Smart非著名怠速噪音和震动……也许是高级车开得少,也许是宽容度高,也许是感官迟钝,也许是浑身赘肉渐长缓冲了不少震动……总之我并不觉得这个震动和噪音有多么扰人。毕竟这是款mini得不能再mini的微车,高级感不应是它的终极诉求。身后传来的轰鸣倒是时刻提醒自己这台机器的存在感。即便声线有些粗糙,但这种机械声的质感与共存感还是让俺有些欣慰——的确,如果未来都是EV的天下,我对这样的远景表示恐惧……
倒车出库,打方向准备驶出北门。相对于袖珍的车身,方向盘环身似乎有些大了,而且圈数似乎跟锐志差不多,都要三圈以上。不过这也有好处:安定感更强一些。对这么小的车,或许还是好事儿。
刚进车道,左前方忽然有辆天籁朝俺倒车,刹车,嗯?再刹,嗯嗯?深踩刹车……停下了。
Smart刹车头段似乎虚位有点长,基本上要深踩到过半才有比较适中的刹车力。考虑到AMT的特性,等红灯和堵车时走走停停的状况下,右脚得在两个踏板间来回倒替,有点麻烦。
准备并道,进主路。Smart两侧外后视镜视野不错,但中后视镜竟然设计成类似心形的造型,需要适应。好在Smart本来车身短小,通常车型在左右后侧方的盲区,对它而言基本不是问题——稍微偏下脑袋,用眼角余光就能扫见。
进主路,加速。怎么还不换档?仪表盘上只有时速表,转速表呢?眼角瞄了下中控,这才想起转速表在中控两个小眼睛上……已经将近3500rpm了,竟然还没升档。余光转回仪表盘,液晶屏档位显示一个“向上”的箭头,是换档提示。右手下意识在三点钟方向一拨,升档。看来左减右加确实符合人的下意识动作惯性。
不过升档不积极,减速时自动降档倒是反应挺快。
有一段路是迎着太阳开的。织物面料包裹的中控台表面很粗糙,按理说不该会有太多反光。但实际效果并不好。
C. 虎头蛇尾
因为只是在望京附近转了一小圈,都是非封闭对向双车道,人多车多。最高时速也没超过40km/h。加上不熟悉Smart特殊的坐姿、视野,还有那台没摸清脾气的AMT(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毕竟是别人的车,又不熟,自然开的小心翼翼),所以也就有了这一点浮皮潦草的粗浅印象。
不过真要说这车的吸引力,似乎并不是太突出,尤其是在国内一线城市的用车环境下。它的视野和小巧固然很突出,但加速孱弱也很明显。底盘虽然算得上超班(在俺开过的有限几款车里,Smart至少不比国内几款AO级小型车底盘质素差),但受限于规格和尺寸,造诣仍然有限。毕竟,像帝都这样,非高峰期走环线还是很畅快的,Smart的加速就不够给力。还有那台AMT。我可是经常在西二环上堵车的,AMT非得给油才走的特性,也是够折腾俺脚踝的……
当然,如果换个环境,比如在香港,可能在通勤上我首先会考虑Smart,如果有EV版本更好(实在不喜欢那台AMT)。
P.S. 后来坐副驾时,发现一个问题:副驾位的门关上后,总是有点松旷。旷量不大,但很明显。反复试了几次,仍然如此,不知道是否个体问题。但奔驰出现这样的装配瑕疵,实在不应该。
Fin
2011-03-24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