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便衣民警救人反被冤枉肇事 路人拍视频还原真相
事情,发生在6月12日下午两点多。当时,兰成玖正骑着摩托车回家,行至果果坪(地名)一急转弯处时,他突感不适,连人带车摔倒在了地上。这时,正开车从瓮安县城赶往该县玉山镇交警中队检查工作的秦志祥发现了躺在路面上的兰成玖,赶紧下车施救并让身边的同事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不久后,救护车和伤者家属纷纷赶到,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这时,有人开始怀疑,说道:“是不是你撞了他,不然,你会管他?”家属听罢,情绪非常激动,现场情况一度失控。幸得一位年轻人将秦志祥施救得过程拍了下来,这才还了他的清白。7月15日,兰成玖来到秦志祥的办公室拜访,并送上一封感谢信。
网友评论:
@远方:我也是一名司机,真的碰到此事,我有扶他的想法但没有勇气,本来好心一片,结果是把我自己气的半死,还得花钱看病,耽误工作等等,唉,这年头,随便哪个叽里旮旯儿的地只要出点事,人一下子就围过来了,人心各异,起哄的一多,好人也是坏人了。
@快乐天使:如果没有过路人拍的视频呢?
@今生:好不容易做件好事,被你这么一句话,全世界的人心都凉了。
@一直很安静:这年头,光有一颗好心是不够的,我们并不知道别人想法,所以少管闲事。
@孙亚涛:两三百的您买不来大富大贵,两三百的您买不来幸福生活,但两三百的可以买个行车记录仪,您的大富大贵、幸福生活就多了一份保障。
编辑评论:
2014年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很形象的反映了这个事件的核心问题:“开车的时候,遇到摔倒在路边的老人或者伤者,该不该扶,该不该救?”
对于这个问题,有的人认为不该扶。为什么?因为我害怕,我怕被讹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心态,还要从2006年的彭宇案算起,南京小伙彭宇好心扶起在公交站摔倒的徐寿兰老太,却被徐老太及其家人指认为他是撞倒徐的人。审理此案件的王浩法官以“你不误伤她,就不会送她上医院”的逻辑,判定彭宇赔偿对方4万余元。这就相当于在法律层面鼓励大家选择不施以援手。到头来做好事不成,反要被冤枉为肇事者,赔偿对方经济损失?这完全是个滑稽可笑的事情。
但是,也有人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冷漠,不扶不救,那么,这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缺失。“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就像事件中的主人公秦志祥,好人还是有好报的。再说,如果真的让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不下车施救,良心会过意得去吗?
现在,全中国人民都在面对同一个问题,“开车时,路遇摔倒在路边的老人或者伤者,该不该扶,该不该救?”各位网友,你们的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