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赤道边缘的三天:说说雅加达街头的那些车子

新车评网   作者: XCP尤倩 +关注   2014-07-13   评论 (0)

上个月出差,我去了一趟雅加达,这座充满回忆,让我五味杂陈的城市。回来后一直想把我那三天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大家,无奈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耽误,我也想静下心来好好写出这篇文章,希望能真实还原当初的想法……无论如何,它终于见稿了。

我知道三天的时间还不足以深入了解这座城市,且全程都是在赛道和大巴车上度过(文章图片都为手机拍摄),在这里就来说说在我眼中的雅加达,重点说说街头的那些车子。

游走在赤道边缘的三天:说说雅加达街头的那些车子
【晚上十点,“一片飘红”的车龙,望不到尽头】

车多人多。在印尼,当地政府鼓励多生多育,法律上男性19岁,女性16岁就可以结为夫妇。人口总量的增长带来了很大的用车需求,加上丰富的石油资源,市场潜力巨大。根据Gaikindo公布的一些数据,2013年印尼汽车市场全年累计新车销量达到120万辆,同比2012年提升了10%,2011年这个数据还是90万辆,如果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印尼很有可能会超越泰国成为东南亚第一大汽车销售市场。对于这一点,我在雅加达街头的三天塞车经历就能很好地说明。

游走在赤道边缘的三天:说说雅加达街头的那些车子

印尼大部分家庭会有两个以上小孩,一家六七口出行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当地道路多坑洼,廉价实用、大空间多功能车的需求量很大,其次是SUV和两厢轿车。我们可以经常在大街上见到丰田Avanza、Inova,大发Xenia,本田CR-V等这类车型。

如果说起品牌,那么日系车在印尼市场绝对是独占鳌头,占有率约有80%,早已经是家庭用车的代表,剩下的是韩系、欧美和中国车型。一点都不夸张的说,在三天的行程里,我们在街头看到的不是丰田就是本田,不是大发就是日产,不是三菱就是铃木,偶尔会有雪佛兰。有意思的一点是,据当地导游介绍,在这种日系车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大众品牌的车型却尤受当地人喜爱,“开大众车就是有钱人”,这是他们的想法。我想,这就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吧。

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当地的道路基础设施、交通法规的建设就远远落后。摩托车多、汽车多,相互抢道,不遵守交通秩序,塞车等都是时常发生的事情。像我们从机场出来回到酒店的一路上,既经历了三个小时蜗牛般的“印尼式塞车”,又跑过了颠簸反胃的小路;在回程的时候,大巴车还在高速上被扔了一个大大的泥巴(轰隆一响还以为是恐怖袭击,小命不保呢 =_=!)

游走在赤道边缘的三天:说说雅加达街头的那些车子

公交车在这里并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这种小面包车,当地人称为“Bemo”。拍这张照片时我身处大巴车上,其实它的另外一面是没有门的。这种车没有固定的路线,固定的停车点,可以随时上车,拼车,到点下车,不限人数,直到塞满为止。建议有意向去印尼旅游的朋友们不要选择这种车,不但安全没有保障,还可能会被坐地起价,最好选择有信誉的租车公司。

游走在赤道边缘的三天:说说雅加达街头的那些车子

在雅加达街头,有这样一群人,在交通比较繁忙的路口和拐弯处,会拿着口哨帮忙疏导交通。但你可别误会他是义工或是协警,受了他“帮助”的车辆,你要给他一定额度的路面保护费,也可以不给。其实主要是想告诉大家,“我的底盘,我做主”。

游走在赤道边缘的三天:说说雅加达街头的那些车子

摩托车还是当地人出行的最主要交通工具,实惠方便,小巧快捷,基本上每个家庭都会拥有一辆。不过,这也带来了很大的交通压力,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摩托车在汽车缝隙间到处乱窜,危险系数很高。

说实话,雅加达是个贫富差距蛮大的城市,富者开宝马,穿名牌,贫者住平房,生活条件艰苦。经常能见到在一栋栋华丽气派的现代建筑物间,坐落着破旧不堪的棚户区,不得不引人深思。同时,蕴含着原始文明和神秘宗教特色的图腾元素充斥着机场、街头、酒店的每个地方,如果还有机会,我愿意再次回到那里体会当地的文化,但是这一次,是一个人的旅行。

标 签 雅加达   车  
关注电动新车评,玩转电动车
未知的车型 有兴趣?
是否要放弃奖励
全部填写问卷才可以领取哦
确定放弃
再看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