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友们的留言中经常看到“干货”二字,例如说说某文章“干货很多”,或者“没什么干货”。
要论大概的意思,干货就是指文章里的一些很有价值、会让人很受用的东西;如果被人说“水货太多”,那就说明这篇文章太水,没有什么阅读价值了。但是经过我的观察发现,一些网友比较喜欢的“干货”,多是指一些车辆性能方面的描述或评测,例如动力表现、底盘表现、油耗表现等等,而我们关于车厢内的一些文章,例如说导航、音响、座椅、视野、外形设计等的,经常会被说“干货太少”。
对于什么样的内容是“干货”,我有自己的理解。这要从评测文章,包括车评和长测等等的目的和存在意义说起。我的理解:汽车评测文章的意义就是告诉消费者一台车是什么样的,你为了什么可以去买这台车、因为什么要放弃这台车。读者看完评测文章之后,应该能总结出以下问题的答案:我自己会不会买这台车?我会不会推荐朋友买这台车?
既然终极目标是要让大家彻底了解一台车,那么除了什么动力底盘,车厢里边有什么优点和什么缺点也都需要具体点明。尤其是对于我来说,我对车厢的要求是高过不少人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我身材比较特殊(至少在新车评网如此),所以我对一台车的车厢人机工学设计,如方向盘、座椅等相当敏感,能找到很多别人感觉不到的问题;原因之二是我极懒,缺乏点钻研精神,例如一些车的导航不好用、中控台按键较多,我是懒得去研究的,肯定一上去就会有不少吐槽。甚至一些车的车厢内有一些很小的设计失误,都会被我拿出来穷追猛打、小题大做。以我们现在的长测车为例,艾瑞泽7的门板上按键无夜光、致炫的音响主机屏幕反光及U盘位设计不合理,看似都是小事,写起来或许就会有被人说文章“水货太多”的可能,但我还是不得不提,因为这种设计失误在其它的大部分车上都是不存在的,你们这帮工程师为什么要犯这样的错误呢?绝不能放过你们!而且,我相信一定会有人和我一样对这些细节吹毛求疵,我相信我写的这些看似小和看似无聊的细节,对于一些人买车决策还是有意义的。
另外,大家记不记得我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消费者买SUV时最看重什么?文章里提到的调查数据是非常真实的,也是有点残酷的:与我们总津津乐道于一台车加速有多么酣畅淋漓、底盘有多么灵敏扎实相反,中国人买车最注重的是外形设计、装备、空间等方面,什么动力底盘表现却是多数人买车时最不看重的。这样也就意味着:虽然动力底盘什么的我们需要认真写,但其实我们在评测多数的“平民车”时,是应该多告诉大家:这车好不好看、好不好坐、好不好用,那才能帮助大家知道这台车值不值得买、值不值得推荐朋友买,而且这些,或许才应该是文章中最有价值的“干货”。
![](https://res.xincheping.com/images/2022/diandongwanjia/art_bottom_banne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