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朋友要买车,颇为纠结,因为他要选的就是选择最多的A级车。尤其是最近新福克斯、C4L、新宝来等新车扎堆上市之后,更是让他挑花了眼。纠结一阵后,他便来向我求助。在粗略分析了一轮之后,我问他:暂且不说这些车性价比孰高孰低,你能不能说说哪一款是你试驾过后感觉最好的?
没想到我这朋友竟然这样回答我:没什么特别感觉,这些车开起来都差不多嘛。
我当时就有点吃惊。虽然我知道一般人不可能像专业媒体一样能准确地感觉出不同车型之间的细微差异,但找出些许车型特点来应该还是可以的。打个比方如动力表现,朗动等韩系车油门都较轻,起步都比较轻快,转向也很轻;朗逸等德系车则相反,起步都会迟钝一些,转向也会偏重;而卡罗拉等日系车则会介于两者之间。这种不同车型之间的差异其实还是挺明显的,怎么会“开起来都差不多”呢?
在我的追问之下,朋友说出了他试驾时的情况。原来他所在的那个城市,汽车4S店大多建于同一个汽车城中,汽车城里车多人杂,地上还有很多减速带,他的试驾就是在这种汽车城里狭窄的道路上进行的。试驾时除了要紧张地躲避路上的车辆或行人之外,还要听身旁的销售不停地推销:我们这车有多少个气囊、多厚的钢板、导航系统、电动座椅……短短一圈回来,自然对车也就没有多少感觉了。
谈到这个,我就想起了前几个月,我陪另一个女性朋友在深圳试驾MINI,那是一段给人印象很深刻的试驾。他们MINI店有一个固定的试驾线路,这个试驾线路在开放道路上,其中包含有一段城市快速路,有几个立交桥匝道,还有一段有红绿灯、需要停车起步的普通道路。试驾前,首先由销售人员驾驶,他一边驾驶一边会告诉我们每一段路是为了体验这个车的什么方面,如加速能力、转向、底盘等等,顺带也是为了让我们先熟悉一下线路。接下来才由我们亲自驾驶,由于有了前面销售人员的铺垫,再加上这个线路规划合理,确实已经能让人感觉到车辆的多个方面,所以试驾一圈下来,我们已经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很多信息。
所以MINI的这个试驾就算称不上一个“完美”的试驾,也绝对能称得上是一个“有效”的试驾。相比之下,我那个想买A级车的朋友所经历过的那些试驾,统统都是一些“无效”的试驾。
之后我就告诉我那个朋友,回去再找那些4S店的销售,要求有更长距离、更深入、更有效的试驾,就算需要提前预约时间都可以。也就是在他更“有效”地试驾完几款车之后,初步选出几部自己喜欢的,我才可以更进一步地告诉他这几款车各有什么重要的优缺点,选择时应该注意什么。而对于广大的读者们来说也是一样,买车并非儿戏,十几万元人民币也是需要工作很久才能赚回来的(当然那些钱来得容易的人可以无视这段),怎么能凭几百米的试驾距离就送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