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几张是新凯美瑞的内饰细节特写。我知道不少人对新凯美瑞的抱怨都集中在内饰质感上。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拍它,包括用上微距模式,依然觉得很难从镜头里表现出它的真实质感。事实上中控台上有些小部件,例如空调的风量大小按钮我很不喜欢,那些黑色塑料、绿色显示屏灯光也有过时感。但有些细节我又觉得很出彩,例如那个像极了80年代高端Hifi(麦景图)的音响旋钮,这种很“日式”的高级感是你在其它车上不容易找到的。
其余部分,这车的整个内饰用料给人感觉不算华贵,但也算理想,包括扶手的桃木、仪表台上的带缝线的皮革,都令人感觉有档次。
其实凯美瑞还有用心良苦的一面。那些看上去很不规则的按钮,有方的、圆的、长条形的、多边形的……似乎缺少视觉上的划一整齐感,但它们对应的功能都是你日常常用的,包括音响的音量、空调的风量、温度、行车电脑的菜单等。当你熟悉了它的操作,脑子里就会形成一种对应这些按钮形状和位置的条件反射,寻找和操作这些功能都不用再看按钮上的文字。这一点,恰是很多德系车、美系车所做不到的,美系车太依赖按钮上的英文字,而德系车的趋势是让你干脆要看着屏幕菜单去操作,它们都没有丰田新凯美瑞的设计者那么打从心底里地为用户使用方便着想。
与内饰相比,我在新凯美瑞的外形上只花了2分钟,分别拍了一前一后两张照片。它的车头我是喜欢的,因为有雷克萨斯的面相,尤其是当新一代雷克萨斯的设计已经变得张牙舞爪时,凯美瑞能让人重拾LS400、LS430那个年代豪华日本车那种亲切踏实的格调。但它的尾部,包括车身侧面,我个人是不大欣赏。尤其是尾灯,让整部车看起来太窄,既不“大气”,也不运动,有点两头不着边。当然,相信很少人是因为“美感”而选择凯美瑞,所以上述的评价全都只代表我的个人审美。
新车开起来一如丰田所有大众化的轿车,驾驶席有极佳的空间感,后座也真正能给人宾至如归的舒适自在。加速性能当然和高性能扯不上关系,但每一脚油门下去,发动机都是活跃有力的,绝不会有令人皱眉的时刻。静音不如我想象中的出色,不过和竞品相比还处在中上水平。丰田的传统弱项也没有“走样”——底盘不喜欢走溶烂坑洼的路面,在这些路面上震动清晰直接,缺少厚实感。此外还有一个小缺点,就是电子助力的方向盘在低速打到头后放手不会回中,这情况在多年前飞度的第一代电动助力方向盘上曾出现,想不到今天的凯美瑞还有这种疏漏。不过熟悉就好了。
无论是开或者坐着这车,乘员的注意力都不会太过放在车子本身之上。当然,我此时可是享受着它的通风座椅和那制冷很好的空调、音质很漂亮的音响(这台是250Q顶配版)。它的导航可以显示哪条路正在堵车,并且在规划路线时会帮你绕开堵车的路段。那天一早开出门时,导航系统提示了一声“有新邮件”,然后我按下菜单上的“阅读”按钮,一把女声徐徐念出“来自特约维修点的提示,通知您的车辆需要进行3个月定期保养检查……”。这是G-Book系统的其中一个功能。日系车(准确来说是丰田)的这些人性化科技配置,某些“技术狂”也许会不屑,但人家投入心思和人力物力去做了,而且要做得这么好用这么完善是不那么容易的。关键是,我想大多数人都喜欢用这些功能。
坐着坐着,我挑剔起这车的座椅不如我想象中柔软舒适,不过我得提醒自己不要用雷克萨斯的标准……
【我会买吗】
我觉得新凯美瑞依然是一部成功的车,氛围90分,科技配置90分(这台顶配版),实际的机械性能80分。至于形象多少分,每个人有不一样的标尺,我也就不作评判。
买凯美瑞的用途一定是居家或商务,我是否会选它的核心在于:这车是否大部分时间由我驾驶。我对驾驶的心情、感受还是有一定需求的,我也喜欢与车交流,而不是“被驾驶”的类型。所以,如果绝大多数时间是我驾驶(比如说一家人都不爱开车,外出都是我开车的这种情况),我不会选凯美瑞。我可能会选雅阁、君威、K5、思铂睿、迈锐宝等,因为它们“宜家宜商”的功能不比凯美瑞差多少,但驾驶起来会有趣很多。但是如果我开这车的时间比例较少,例如公司商用低于20%,家用低于50%,其余的时间是由我的家人开、同事开,那么凯美瑞一定会在我的选购名单最前列,因为我太清楚在实际生活中像我这种很讲求开车感受的人并不多(尽管从趋势来讲是越来越多),而凯美瑞它好用、易用、可靠、大品牌的这些特质,的确构成了一个很叫人放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