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7先生
想说的那些粗口有的已经在喉咙口了,有的则已经收不回来。每每经历上述惨景,心中总有个美好的憧憬浮现:上车,确认目的地,喝茶睡觉数飞机,然后到达目的地。
自动驾驶是一种很美好的幻想,然而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到底发展到了什么阶段?说到自动驾驶,不得不提谷歌。这背后折射的还是三个字“不差钱”。像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本来盈利能力就不差。再带上“自动驾驶技术”这么高大上的概念到风投前转一圈,搞个ABCDFFG轮融资,顿时荷包鼓鼓,搞什么都底气十足。
汽车发展至百年有余,期间一直进行着或急或缓、或紧或慢的变革。但随着不满足从事“本职工作”的互联网巨头的兴风作浪,自动驾驶技术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已不能用变革去形容了,更准确的说,是一场革命。之所以说它是一场革命,是因为这项技术会从根本上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在可预见的未来,汽车已不再是工具,更像是人们的伙伴。
我们离自动驾驶还有多远
举个例子,像宝马这样的车企正处于level 2(高度驾驶者辅助)向level 3(高度自动驾驶)过渡的阶段,我们姑且称之为level 2.5吧。目前比较普及的技术有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还有自动泊车等功能,下一步的方向是将诸如可自动变道这样的技术融入现有的系统,从而实现类似飞机自动驾驶的功能(飞机在起飞和降落阶段仍需交由飞行员操作,但在空中巡航阶段,可以依靠自动驾驶系统;汽车亦然,如果需要进行长途驾驶,在进入和出高速的情况下,仍将在较大程度上依靠驾驶者驾驶,而在高速巡航阶段,基本可以依靠汽车自主巡航)。但从用户接受程度来说仍不理想,究其原因:
一是目前这类功能使用条件比较苛刻,需要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总的来说用户体验还停留在较低级别;二是对于汽车代替人驾驶,消费者还是持怀疑态度的。打个比方,现在的车企和用户仿佛是恋爱初期的男女,车企一直在拼命的“秀肌肉”,展示相关的技术储备和对未来的预期,希望用户可以早点儿接受;而普通消费者的态度却是若即若离,希望能再多多考察一下这位求爱者。
自动驾驶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整合
如果高度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技术想要有长足的发展,在高清地图、车联网与大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和资源分享是必不可少的。
一、高清地图
驾驶汽车和我们走路一样,首先要做的都是获取周围的环境信息。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有很多,像是高精度地图、激光扫描、电磁雷达、摄像头图像识别等等。要实现对总体环境的感知能力,靠的是GPS、高精度地图和激光扫描协同工作。高清地图清晰度一般可以到达厘米级,其中的包含的信息量是我们日常导航使用的米级地图远不能及的。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我相信很多人都使用过Google Earth,如果里面的地图可以精确到厘米级,其清晰度不言而喻。
二、车联网与大数据
对于自动驾驶系统的未来,我个人还是十分看好的。因为这项技术背后蕴含的巨大的商业价值,无形之中吸引了全社会的力量。
至于自动驾驶系统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我想做一个大胆的预测:未来的汽车行业可能会与现在的手机行业类似,由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或是大的传统车企提供自动驾驶系统,剩下的很多汽车制造商便自动弱化为硬件供应者。
但汽车终究不是手机,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依然会有颇多难点,第一个便是如何将不同品牌的汽车信息在车联网中共享。一个解决方法是由第三方在后端建立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这些信息。毫无疑问,这将涉及到国家安全层面的问题。另一个难点是如果车主在使用自动驾驶过程中发生了事故,责任方是提供自动驾驶系统的企业还是车主本人。这又上升到了国家立法层面。这样看来,对于自动驾驶系统的推广,比起解决技术本身问题,更难的是推进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注:新车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