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买了一台海豹,已经开了3个月,我发现一个比亚迪车主的日常,经常有被Q到,“比亚迪怎么样?”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和其他品牌一样,属于正常聊天话题,就好像“今天天气很好”一样普通,但后来我发现,事情有点复杂。其实,当人们在这么问一个比亚迪车主的时候,他们似乎是想确认一些东西。
什么东西呢?一些自己眼前已经看到的不容置疑的现象,和以往经验在脑子里形成的固有印象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确认一下。这种现象,是比亚迪发展历程中,进化太快所导致的,我想从我这个之前就没想过会买比亚迪的海豹车主视角来讲,或者更具象一些。
从什么时候开始,比亚迪变了?
有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着“以前没钱买比亚迪,现在没钱买比亚迪”的段子,它是什么时候火起来的?是DM-i超级混动系统发布,比亚迪订单火爆,叠加唐、汉、海豹长时间保持在20万+销量榜前列之后,这个段子就在车友中传开来了。说起来也就在这2-3年期间。
从数据层面,我们看到:2010年比亚迪乘用车单车均价5.9万元,2020年升至13.52万元,到了2022年这一数据升到了17.6万元,一举超过大众平均车价15.7万元。其中,海豹售价区间21.28-28.98万元,一入市即爆款,交付第3个月销量突破万台,持续热销。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对比亚迪的印象一直比较“理科男”。刚入行做汽车媒体的时候,我独立负责的第一个报道就是比亚迪F3DM低碳版双模电动车的上市,也算是一路见证比亚迪发展过来的。或者正因为我经常会有接触比亚迪的机会,知道他并不像坊间传闻的那样,反倒觉得比亚迪是一个从上到下都非常实实在在的企业,实在到连外观都不去做,结果出现了销量低谷。
然而就是经历了低谷,比亚迪还是没有改变新能源方向,反倒是10余年坚持在技术研发上大投入。量变引发质变,有了后来的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系统和e平台 3.0这些技术,正是凭这些技术,比亚迪迎来了近两年从产品竞争力、销量到品牌的蜕变。
20多万的比亚迪,很值
老实说,比亚迪在我的生活中,是日常工作要接触的很多品牌之一,虽然一直以来对比亚迪的印象没什么负面,但之前我没想过会买一台比亚迪。但后来,因为订了smart精灵被背刺,刚好就去看了海豹的实车,觉得挺好看,而且这台车可能又好开,又有长续航,好像可以试一下,我居然就下单了。
后来我回想,是什么给了我当场掏手机订车的信心?或许信心是会积攒起来的吧。这几年,我看着比亚迪一步一步逆袭,在2018年看到了龙颜发布,大大提升了比亚迪旗下车型的颜值,在2020年见证了刀片电池不起火实验,在2021年初试驾宋PLUS DM-i被这套新的混动系统惊艳,在2022年见证大货车压过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下的电池包毫发无损继续装车使用。正是这些,让我相信,海豹错不了。
事实上,开了3个月,我觉得海豹挺值的。“史上最好的比亚迪”可不是浪得虚名。首先颜值很扛打这点,日复一日的用车感受是最深的。有人说,如果你停了车还忍不住要多看一眼你的车,那么它就是好看的,海豹何止是我自己觉得好看呀,是身边人都会在看到这台车之后不经意说一句“海豹真好看”。
第二是好开,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为海豹带来更自然的坐姿,给良好的驾驶体验打下基础。40500N·m/°的车身扭转刚度,讲真日常开还是能感觉到底盘整体性更强,过弯车身稳定性更高的。同时海豹在悬架的调校上,是软硬兼得,韧劲加持的风格,在照顾到日常乘坐舒适性的同时,在弯中保留足够的支撑性,会给到驾驶者更足的信心。
第三是长续航,标700公里,实际在市区两次充电间隔可以在500公里以上,长途也能跑个近500公里,能够给日常用车带来更好的便利性,减少补电频率,长途出行也更省心。另外还有一个意外收获,海豹搭载的充电升压模块,使它相比市面上其他车型在标准电桩下,充电速度更快。
综合来说,海豹在20-30万价位,不管是行驶品质、乘坐舒适性、NVH表现,还是功能配置和操控感都做出很好的水准,作为车主我负责任地说:它很值!
手握“技术鱼池”,走遍天下都不怕
一路走来,比亚迪和其他的中国品牌好像有点不一样,如果说像吉利、长城、长安这样的头部中国品牌是在顺势而为,那比亚迪则是在造势前行。大家都晓得,从2010年起,比亚迪就坚持走新能源道路,中间也出过一些新款的燃油车,但大家笑称那是王老板为了赚钱造新能源车而做的。实际上比亚迪一直以来坚持走“正确的路”而非“简单的路”。
王老板有个“技术鱼池”说,“比亚迪拥有技术‘鱼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市场需要时,我们就捞一条出来。”这个技术鱼池,就是比亚迪多达2.6万件的全球技术专利。比亚迪手上的新能源车技术专利数行业领先,比第二和第三名所持有专利数总和还要多。
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得足够长,我们就会看到汽车行业的发展,其实是一部技术发展史。在全球进入电动化大转型的当下,比亚迪手握“技术鱼池”,可以说是走遍天下都不怕。
事实上,比亚迪正在全面布局,将大展拳脚。2023年,比亚迪将推出10款新车以提速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增长;推进两大高端品牌——仰望和个性化品牌的落地;还将加快乘用车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正式进入日本、欧洲等全球主要汽车市场,拓展海外影响力。
写在最后:从一个局外观察者,到成为一个愿意为比亚迪证言的车主,其实是在不知不觉间,或者是自然而然地这么去做的。其实内在逻辑也很简单,作为中国人我们当然是希望中国品牌能够做得更好,立足本土,走向全球。一旦有哪个品牌符合这一期许,我们当然是自愿举双手支持。我也很庆幸,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与参与者,看到了中国品牌的坚持、自信与成长,看着中国品牌从模仿做起,搭建体系,提升制造实力,站在由跟随转向引领的关键节点,奋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