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介绍中更是说到,大禹电池可以保证做到「永不起火,永不爆炸」。
继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后,又一个以提升安全性为目标的动力电池封装方式来了,长城汽车近日正式发布了“大禹电池”。但是据官方介绍,这个电池技术可以兼容所有的电芯材质,同时最重要的是,大禹电池技术解决了困扰行业的NCM811高镍电芯的安全性问题。官方介绍中更是说到,大禹电池可以保证做到「永不起火,永不爆炸」。这一电池目前还处于未量产阶段,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设计是怎么样的。
先唠叨一句,热失控是怎么来的:热失控一般是某一个或几个电芯出现高温,当高温超过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自燃。
而大禹电池解决了热失控的问题吗?答案是:并没有。
那么它是怎么做到发生了热失控依然保证安全的呢?其实大禹电池这个技术的思路与我们之前所了解的电池技术都不一样,它是采用了将高温疏导降温灭火,再排出的方式达到提升电池安全的目的。这么说有点抽象,我们来看看它对热疏导的手段是怎么样的。
这个是大禹电池的解剖图,从图片上可以看到,在每个电池模组的上方大禹电池布置了带孔的金属制的隔板,这个隔板的打孔是大禹电池的技术点之一。当模组中有电芯发生热失控,所产生的高温气体也就是气火流,会通过这些孔洞及时排到这些隔板的孔洞上方。因为模组和模组之间采用了层板隔绝,所以气火流也不会影响周围的模组,气火流只能单向通过孔洞流出。
然后第二点关键设计亮点在于模组与电池包之间并不是紧密接触的,从图上可知它们之间有着比较大的空隙,而这些空隙其实是一个特别设计的通道,它会允许从模组隔板中跑出来的气火流从这些通道的两边进行疏散,并通过设计好的特定线路疏导出去(如上图所示)。
除了通过特定线路疏导外,在电池包底部,大禹电池采用了单张的巨大面积的冷却板,这块板与箱体集成,在没有危险的时候它对电池进行热管理作用,当系统识别到电芯已触发热失控,则会快速开启冷却系统抑制热扩散,并根据电芯和模组的热失控温度状态,结合前期燃烧模型拟真数据,智能调节冷却系统的开闭时间、流速及流量,在不同热失控条件下采用最高效的冷却策略,这让气火流在疏散的过程中能大大降低其自身温度。
此外,对于电芯热失控的监控,大禹电池采用了BMS和云端监控两种方式。
第三个关键的技术点在于如何解决高温的气体排出电池包,对外界的物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在这一点中,大禹电池采用了一个单向的排气灭火阀,气火流在通过这个灭火阀时被灭除火焰,同时将排出气体的温度控制在100摄氏度以下。因为阀体是单向设计,这也就很好地隔绝了空气中的氧气通过阀门进入电池包内部造成二次燃烧,同时也可以避免涉水行驶的时候进水。
总结起来,大禹电池的保证安全的思路是:在电芯出现高温失控时,采用疏导的方式将高温高压带走,起到治燃治爆的效果。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这种处理方式是针对出现热失控的电芯进行“定向排爆”,所以某些电芯的热失控对于周围模组和电芯的影响更小,这也就降低了单个电芯热失控所引发的电池包起火风险,从而提升安全性。
据长城汽车副总裁穆峰介绍,在电池整体技术路线方面,长城已规划了经济性、长续航、高性能动力电池三种解决方案。其中,磷酸铁锂主打入门级和运营版车型;中长续航版本主要采用高性价比无钴电池,能量密度与高镍811体系相仿;高端性能车型采用长薄化叠片工艺电芯,高性能三元体系,满足长续航的同时可实现充电10min(4C及以上),续航400km。目前,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主要包括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
从技术角度上来说,长城大禹电池从疏导的角度降低了电池热失控风险,通过对高镍电池的实验中可以看出来,这个技术对NCM811做了一定的安全冗余,这个技术可以说是非常突破性的了,但是依然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一点是大禹电池对于电芯本身的稳定性其实是没有做到提升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否真正能做到“永不起火,永不爆炸”有待商榷;其次,较多的高温高压疏导通道加入,大禹电池整包能量密度将会受到影响,装车后的续航能力如何,有待未来量产车落地验证;其三,灭火阀是与外界联通的一个阀体,可能会导致了电池内部与外界密封性偏弱,如何保证其的单向阀在理想状态下正常工作也是一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