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2017年早春,中国汽车品牌的真实写照。接下来这一年,中国品牌又有哪些重头新车,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番……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2017年早春,中国汽车品牌的真实写照。
在十万元以内的低端市场,尤其是SUV和MPV领域,中国品牌车型百花齐放,一派繁荣的景象;但由此往上,却又是另一番哀鸿遍野,能在15万左右区间市场站稳脚跟的,不过博瑞、GS8等区区数款车型。
是向最好的时代转进,还是向最坏的时代滑落,接下来这一年,中国品牌又有哪些重头新车。二月翘首,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番……
长安CS95
作为连续三年的中国品牌销量冠军,长安看似风光无限,但背后的压力有多大,或许只有长安自己知道。
长安是中国品牌中发展最均衡的企业,轿车、SUV、MPV都有自己的明星产品,但有些尴尬的是,长安在这三个领域内,都只是亚军,并没有绝对的优势,而且是前狼后虎、强敌环伺。
以SUV市场为例,长安当家花旦CS75在去年就经历了销量上的过山车,新的一年,随着博越与RX5持续释放产能,再加上购置税政策和市场大环境的影响,CS75很难保持正向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保持住自己的江湖地位,长安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眼瞅着传祺GS8月销近万,说长安不眼红鬼都不信,针锋相对的CS95,就是要在这个利润更高,并且能带来品牌价值提升的细分市场分一杯羹。
但讲真,尽管经过了一次整容,但CS95的外形设计确实是不如GS8;好在内饰的用料和做工都要胜于对手,也算是扳回半城。在颜值先输一阵的情况下,长安能否在自己擅长的机械与动力层面拿出比GS8更强的表现,就成为了产品成败的关键!
而这一切的答案,让我们稍安勿躁,等待庆哥在情人节之后发出的试车报告吧!
WEY W01
在制造业的任何一个细分领域,产业升级都是行业持续良性发展的必然过程,但另一方面,这条道路也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对于这一点,长城显然是深有感触,军人出身的魏建军对荣誉有多么渴望毋庸置疑,但哈弗H8、H9折戟沉沙的残酷现实也是犹在眼前。
整军再战,经过鲜为人知的四年准备,长城在去年底的广州车展上正式发布了旗下高端子品牌WEY,并将在今年先期投放两款产品。
单就设计层面而言,皮埃尔加盟三年的成果开始显现,WEY的外观内饰都是前卫而简约的路线,相比现款哈弗车型档次提升明显,很有国际大牌的风范。
但真正的考验仍然在机械品质的层面,以WEY W01为例,从广州车展探馆的情况来看,其与哈弗H7车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WEY品牌的调校标定会否有新的亮点尚不清楚,但从后者的情况来看,在15W+级别,长城做的还不足够好;在机械高级感的营造,人机工程设计,以及更高效、更高性能动力总成的开发方面,长城还要下更大的苦功。
当然,长城车型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以技术为核心卖点,或者说,WEY品牌能否取得成功,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长城能否充分整合手头资源,拿出各方面都没有明显短板,但充分契合潜在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LYNK&CO CX11
推出高端子品牌的不止魏建军一人,在吉利、沃尔沃两个品牌渐入佳境后,李书福显然也并不满足,进一步推出LYNK&CO品牌的根本原因还是为了提高盈利能力,毕竟,吉利车型偏低的售价决定了其自身利润率相对有限。
相比魏建军,李书福多了沃尔沃这张王牌,根据此前的消息,LYNK&CO品牌首款车型CX11将基于与沃尔沃新一代40系车型相同的CMA模块化平台打造,大量成熟技术的嫁接,有助于其性能指标的落实与产品品质的保证,而不断流出的测试车谍照也显示出了其进展非常迅速。
还有一点让人意外的是,谍照显示CX11高度继承了概念车前卫夸张的设计,这在现在相对程式的汽车设计界,算得上是一股不群的逆流,也给追求个性的消费群体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LYNK&CO比WEY拥有更好的先天优势,两者的发展思路也并不相同,但在这些光鲜的表面背后,对于LYNK&CO,我更关注的是,在博越之后,吉利能将中国品牌紧凑型SUV的产品力,提升到怎样的新高度。
希望2017年的第四季度,LYNK&CO会成为李书福麾下的第三支利剑……
荣威i6
即使是风头无二的SUV市场,能逾越15万元价格天花板的中国品牌车型也不过寥寥两三款;而在轿车领域,仅仅只是上到10万元区间,中国品牌车型就已经是难觅身影了。
作为550的换代车型,荣威i6在传承与发展两个层面都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早在8年前,550就打出了“数字化汽车”的概念,而今天,更进一步的“全球首款互联网家轿”则是荣威i6最主打的卖点之一。
另一方面,在550比较弱势的动力与空间方面,i6的进化也是十分巨大的;上汽与通用联合研发的1.5T、1.0T发动机技术与参数都十分亮眼,而根据此前志豪与亦驰的实际体验来看,i6的空间在A级车中也绝对是前列水平。
但令我不太理解的是,上汽似乎在配置设置方面总是差点意思,此前RX5就因1.5T车型全系没有侧气帘而受到用户的广泛吐槽,这次i6又似乎只有顶配车型才是后桥独立悬挂,在倾听消费者诉求方面,上汽还可以更深入一些。
在轿车市场,吉利的两款高端产品博瑞和帝豪GL已经初步取得了成功,但依然是走的低价高配路线,与同级合资车型的价格重合度并不高。而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i6的售价预计在9—15万元,这基本上与主流合资A级车处于同一区间,一场近身肉搏,已然在所难免。
i6的产品力究竟功底几何,阿棠16号就会给出答案,而一天之后,其市场售价也会正式公布。关于i6最终能否携RX5爆红的余威,一举站上市场高位,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红旗H5
【红旗H5原型概念车】
新世纪以来,红旗借壳造车的两次尝试都以惨败告终,此后三度复兴推出的H7,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市场反应,也都不如人意。究其原因,品牌定位模糊、核心技术缺失、绝对产品力不足、服务渠道残缺是个中根本。
旧年底,红旗终于脱离一汽轿车单飞,无论是一汽集团主动为之,还是一汽轿车不堪包袱,对于红旗品牌自身,这都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连最起码的品牌关系、品牌定位都没理清楚,“复兴”二字注定只会是一句笑话。
至于什么12月H7销量首次过千,这样的消息听听就好,直面现实,短期内想实现红旗复兴并不现实,核心技术与高品质产品的研发、对豪华品牌“豪华”二字的理解、产品线和服务渠道的建设,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需要漫长的积累。
根据一汽方面的消息,今年红旗将推出中型轿车H5与中大型SUV HS7,对于二者的产品力,尤其是以豪华品牌的标准来衡量,我并不敢报太高的期望。但就像我前面说到的,红旗第三次复兴自13年5月H7车型上市,至今四年都未有新的动作,若再没有后续车型补充上来,其现有的脆弱的经销商体系恐难为继,若此,只怕到头来又是一次草草收场。
也许失败并不可怕,但红旗真的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再说回这两款新车本身,一个基于阿特兹成熟平台打造,定位与价格也比较平易近人;另一个虽有些曲高和寡,但毕竟站在了SUV的风口。两者大红大紫虽无可能,但让品牌销量翻番,起码增加点路面上的曝光量,倒也不难;如此,再稳扎稳打、徐图征进,未来亦未可知……
写在后面
一直以来,我的写作习惯都是,先做文章再拟标题。
在结笔之时,我才倏然意识到,中国品牌今年的重磅新车,基本上都是一些相对高端的车型,我想,这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巧合。
每一个机械专业的人,都对制造业升级有着特殊、执着、强烈的热情,这种热情源于第一次看到尖端数控机床那琳琅满目的刀架,第一次看到机械臂在几秒钟的时间内自动更换刀具,第一次看到那些未曾见过的刀具完成令人匪夷所思的加工动作,第一次看到极致的切削加工后金属表面留下的那种叫做工业美学的迷人光泽……
诚然,中国汽车工业整体上依然落后,无须讳言,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既然汽车产业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于本文中这些试图向上突围的车型,无论最终是傲立浪潮,还是遗憾饮恨,此刻,我都想对你们说一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