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很多合资车型在引进国产化前,都会针对国内消费者的喜好、用车习惯和国内的路况、气候环境对新车的外观、内饰、配置、底盘等方面进行一些适应性调整或者修改,目的是为了更符合国情需要,毕竟原型车的新生地并非国内。
不过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一些合资汽车厂商开始换一种玩法——直接为中国市场造一部车。而现在摆在眼前的凌渡,正是上海大众首款专供中国本土市场的车型。与其他人们熟悉的上海大众车型有所不同,厂家对凌渡的车型定位为“中型轿跑车”,而正是这一说法,引来了各方的热议。无论对“轿跑”争议的结论如何,都已不妨碍凌渡亮出“不走寻常路的轿车”的态度,就先从设计来看。
提起凌渡设计,那就不得不从大众NMC概念车说起。NMC概念车最早在2014年北京车展进行全球首发亮相,NMC是New Midsize Coupe的简称。在同年的成都车展发布量产车型:凌渡。在2015年初便公布售价推出市场销售。
原本NMC概念车已很像量产车,真正量产版的凌渡发布之后,在概念与量产版之间并没有巨大落差。实际上,凌渡从整个车型的立项、研发、设计、制造确实都朝着“轿跑”目标出发。
凌渡的车头造型一眼望去还是很大众风格的面孔,还是遵循那所谓家族化设计。这让不少人吐槽的“套娃”设计,却让普通消费者很受用,比如一位POLO车主,以入门花费,得到跟高端的帕萨特相似的外形,很容易收获面子。
不仔细一看,是很难发现凌渡的前脸造型已从以前大众的V型前脸风格,改变为X型的造型,着重突出凌渡的运动感。两条镀铬装饰条置于上格栅,与镀铬灯眉连为一体是希望车头显得更宽,符合轿跑车的动感与冲击力。向前突出的保险杠也是大众车型的家族特色,向两侧水平延伸。在变与不变之间,目的就是让凌渡前脸造型能够一眼给人一种更宽、更低的视觉印象,这也是符合轿跑车的外观形象的重要元素。
单凭车头的前脸并不足以支撑凌渡作为轿跑车的造型,其实车身的线条也有讲究。之前CC被认为是最美的大众车,暂且不说凌渡能否取代CC的地位,先看看它有什么讲究。凌渡从前轮拱至尾灯,贯穿车身侧面隆起的腰线被设计师深深地划了一笔,看似是在一条不经意间划过的线条却让车身侧面有了明显的分界线。事实上,凌渡设计师认为这一笔相当重要,因为它符合黄金分割比例0.618的法则,让侧窗的高度占车身的高度为1:3,缩减了侧窗面积,从C柱开始下滑延伸的车顶弧线让凌渡终于有了轿跑车的雏形。据凌渡的设计师讲述,这条腰线的工艺制作是设计部门与制造部门经历了长时间沟通与验证,因为需要综合考虑钢材的冲压难度、模具要求、物理延展极限等众多因素。可想而知一条腰线足以让一台轿车升华成轿跑车造型,有着举足轻重的设计地位。
谈到跑车、轿跑车的外观设计,必定会拿空气动力学设计来说事,实际上这也是所有跑车、轿跑车外观设计必修课之一。这里会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参数:风阻系数(空气阻力系数),而车辆的风阻系数可以通过风洞实验和外场实验进行测定。顺便我们简单科普一下风阻系数知识,要知道汽车在行驶时会产生空气的阻力,阻力还会分为三种:1.气流撞击车辆正面所产生的阻力。2.摩擦阻力,即空气与车身划过会产生摩擦力。3.外型阻力,当车辆高速行驶时,外型阻力是最主要的空气阻力来源。外型所造成的阻力来自车后方的真空区,真空区越大,阻力就越大。 所以三厢式的房车的外型阻力会比两厢车、SUV要小。而车辆通过风洞实验不但可以获得风阻系数,在对汽车空气动力稳定性、通风、气流噪声、传动装置散热、风窗雨刮器的功能、汽车的气候环境适应性等多方面评估与研究都有贡献。
从设计师口中透露得知,凌渡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一共进行了4500小时的计算机模拟以及400小时的实际风洞实验后才敲定量产版凌渡的外观造型设计。残忍的说句,事实上消费者并不关注过程,过程只是销售员与消费者之间的谈资,消费者最想知道的是结果,对他们有何益处。现在就告诉你,经过多番的“折腾”凌渡的风阻系数定格在0.281,目前主流的轿车风阻系数在0.29到0.32。虽然远远没达到大众自家那台XL1的奇葩风阻系数0.186,但对于民用轿跑车的凌渡来讲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值。能为凌渡提升高速行驶稳定性、降低风噪、减少行驶阻力达到节油的效果。
空气动力学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风阻系数并不是越小越好,是因应各车型而言,还需要兼顾车辆整体性能的方方面面,能够取得一个平衡更为重要。为了达到0.281的风阻系数,设计师还在凌渡身的细节上下了不少功夫,在车身底部覆盖大面积的护板,一来是为了保护发动机、变速箱等重要部件,避免受到外界环境损坏外,二来是提升车辆底部气流的顺畅度,改善空气动力学效果。两侧外后视镜的固定位置放置在车门上,除了更有轿跑车风格外还减少A柱的视野盲区与行驶时带来的风噪,另外还有尾厢盖上那个并不起眼的尾翼造型,这些元素综合一起才确立凌渡现在的风阻系数。对于凌渡的外观设计我们先谈到这里,下期开始我们来研究这款车更有内在的东西:MQB平台。